退步了!中国女排暴露最差环节,拦网不如日本,问题到底出在哪?

通过近两年来,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环节中国队在退步!这就是拦网。女排世界联赛半决赛,身高在1米70左右的日本,3-2战胜巴西。日本队87次拦网,10次得分,还有高达50次撑起。为何我们1米90以上的高大队员,却无法拿到制空权,袁心玥甚至还高居破坏性拦网第一呢?问题出在哪?下面来具体分析:
图片
发球在退步,拦网十分被动,日本队整体发球性能很好。
拦网的好坏,首先是要看发球的攻击力。发一个大菜球过去,对方一传到位,就算颜妮、徐云丽“南北长城”都在场,也很难拦住对手,特别是对手三点攻轮次,你根本无法判断要拦哪一个。日本女排身高普遍1米70左右,还能拦意大利、巴西的进攻,主要是她的发球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发球各有特点,又都具有攻击性。日本球员身材不高,但是队中也有大力跳发球,替补接应和田由纪子的发球就很有威胁。
图片
副攻山田二千华的发球,就连续破坏中国、巴西的一传,古贺纱理那的发球攻击性也不错。第二,真锅正义发球很有针对性。日本队的主教练,赛前对各支球队的研究非常透彻,包括替补球员上来,要追发哪一位,真锅正义都准备到了。每个轮次,发谁、拦谁,主要来用发球来冲击对方哪个点,日本都是做足了文章。
图片
反观,中国女排的很多发球,都是发给自由人,对方的主攻、接应都没有一传压力,随时在准备全力进攻。直到发现自己的发球,没有什么作用,蔡斌才在暂停时说:“要不发她们10号试试?发8号试试?”另外,全队除了王媛媛发球有明显进步外,不再发大菜球,李盈莹、袁心玥、丁霞、龚翔宇还是几年前的发球水平,而且比之前发球失误还多了。
图片
中国高大队员脚下移动,不如日本队快,拦网起跳节奏都不对。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日本队的球员接完一传后,能够迅速来到网前,形成双人拦网。哪怕是巴西、意大利二传,快速拉开她们的脚下移动,也能跟得上。拦网、防守,日本队几乎场上到处都是人。除了埃格努能硬砸日本,让东洋魔女们防不起之外,巴西的加比,把扣球到哪里,日本队都有人在防守。加比4号位、后三进攻,日本都能立马形成双人拦网。
图片
不得不说,日本在脚下移动上,比中国队移动要快多了。颜妮之所以有左右快速移动拦网的能力,主要是她打沙排,本身就是需要两边来大范围的移动。从4号位拦完主攻,颜妮立马再移动到2号位,拦死接应,这个脚下移动能力,确实不是一般副攻能比的。袁心玥、杨涵玉基本上,是扑过半个身子去拦网。除移动有差距,我们的副攻经常是跳早了,给手给早了,让人家来打手刷分。
图片
拦网需要一定的天赋,蔡斌上任以来并没有弥补这个环节,一直在抓提速。
袁心玥跟了郎平快2个奥运周期了,拦网到现在依然没怎么开窍,这个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就像王一梅直到退役,她的一传也没练出来一样,有些技术不是刻苦就练成功的。“南北长城”退役后,我们的拦网几乎是门户大开。蔡斌上任后,重心都是在抓提速了,光让袁心玥、王媛媛配合刁琳宇的快推、快甩,就占用了相当长的训练时间。现在是提速后,副攻的进攻打出来了,拦网没有任何起色。
图片
大家如何看待身高在1米70左右的日本,拦网却远好于中国女排?我们主要是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