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上的夜战

图片
浏阳河畔有个“守护者联盟”
时间:26日晚6时30分 地点:雨花区黎托街道托溪社区㮾梨水文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游
晚6时30分,记者赶到位于浏阳河沿岸的㮾梨水文站时,雨花区黎托街道托溪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进行例行的巡查护堤,一侧水文站数据显示,实时水位已达38.43米。
河水滔滔,但水位距离堤顶还有数米。“㮾梨水文站的历史最高水位出现在2017年7月2日,40.98米,目前水位离38.5米的保证水位只差一点点。”托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杜浩告诉记者,经历了2017年的历史最高水位后,政府对河堤进行了加固加宽,大堤条件比从前好了许多。㮾梨水文站也进行了智慧升级,通过全自动缆道测流系统就能实现对流量测验的远程精准测控。
自从水位超过36米警戒线,居民就自发组织起来,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同投入到紧张的巡视护堤工作中,成为了浏阳河畔的“守护者联盟”,24小时接力守卫家园。
天空飘起了细雨,来不及打伞,杜浩给几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配了巡查堤段,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他告诉记者,该社区范围内浏阳河堤段约有800米,目前除了区直部门和街道的支援外,社区的11位工作人员和6名志愿者分为三班,24小时值守大堤。
“社区有100多名志愿者,有需要在群里喊一声,我们就来了。”62岁的黄海州在浏阳河边住了几十年,防汛经验丰富。他在大堤上义务值守,领着志愿者在大堤迎水面、背水面仔细检查,这样的工作要持续8小时。
大堤上,一顶蓝色的小帐篷是大家的根据地,休息、吃饭、喝水都在这里。晚7时许,巡查人员和志愿者或坐或站,仅用十分钟吃了个盒饭,又投入到巡堤当中。
部分没有被分配巡堤任务的居民也时不时到大堤上来走一走,党员志愿者黄建军就是其中一员。黄建军指着不远处的小区:“这是我的家园,守护它的安全就是我的责任!”
记者采访时,恰巧遇到附近做生意的黎跃湘送来几箱水,他和家人将水搬进帐篷,热络地招呼大家:“还有什么需要,随时打电话!”
图片
连夜抽排积水,只为城市运转通畅
时间:26日晚8时  地点:长沙县㮾梨街道花园港泵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晚8时,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县㮾梨街道的花园港泵站。
停了不到半小时的雨又下了起来,与泵站一堤之隔的浏阳河河水湍急,㮾梨河道站数据显示,实时水位达38.46米,比此次汛情最高水位仅低0.02米。
“慢点走,堤上路滑,这套鞋穿久了,走起路来就像踢在铁板上一样难受。”记者跟随㮾梨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秦勤走上超过1公里长的河堤,只见他和队员三人一组,披着雨衣、手握手电开始巡堤,“一个小时要巡一次堤,确保没有漏洞、不出现险情。”
记者看到,河堤上摆放了十余根粗大的排水管,正持续不断地往河里排水。秦勤指着不远处的花园港告诉记者:“㮾梨南部的积水都是先流到这里,再通过水泵抽排进河,这也是大家在城区看不到大面积积水的原因。”
在花园港泵站及周边,排水泵、移动排渍机等18台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24日至今,防汛队员们没有回过家,秦勤介绍:“光这些设备,隔一段时间就得进行巡查,停一台排水泵,花园港里的水位就得涨0.4米。”
泵站内,泵机设备运转的轰鸣声刺耳,格栅打捞机截留下的杂物味道刺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防汛队员们趁着没任务的间隙,有的在车上睡,有的趴在值班大厅桌上眯一会,有的用几张凳子当床抓紧时间小憩。
“也不知道是谁拍的,今天一张我们防汛队员在4张板凳拼起来的简易‘床’上睡着的照片在街道街坊微信群里传开,赢得了大家点赞。”㮾梨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加贝说,防汛一线责任大,睡不好,“第一天组装设备就忙到次日凌晨4时,只睡了两个小时。”
记者来到泵站的设备值班室,只见防汛人员正紧盯电脑屏幕,上面有泵站4台排水泵的实时数据,他们介绍,机房得24小时值守,因为设备大多运转了50个小时以上,值班人员都不敢休息,担心设备持续运转造成故障。
“雨情虽猛,但汛情没上来。”陈加贝有着丰富的防汛经验,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改善,此次汛情中才能在短时间将城市内涝的影响降到最低。
来到花园港泵站几公里外的黄兴大道南段(财汇新天地),记者见到㮾梨街道城管办副主任陈志刚,他和几名队员在防汛车的配合下,对两侧的道路积水进行抽排。他告诉记者,24日以来,他们安排了3台防汛车、20个班组成员,24小时在岗在位,保持道路畅通,确保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积水。
时间已接近27日零时,但在防汛一线,还有一大批防汛队员坚守在各自的点位上。
守住了河堤,就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时间:26日晚8时 地点:芙蓉区马王堆街道火炬新村社区浏阳河堤防汛值班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家文
晚8时许,记者来到芙蓉区马王堆街道火炬新村社区浏阳河堤防汛值班点。
此时,天色渐黑,大雨稍稍转小,浏阳河里,浑浊的河水波涛汹涌,距离河堤仅仅数米。
值班点上,马王堆街道党工委委员仇仁贤和火炬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尹志勇、党委副书记颜梁等值守工作人员已早早上堤。
“我们社区的责任区间是王家湖路到万家丽浏阳河桥,总长400多米。我们已经值守了3天,每天2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现在社区工作人员基本已经上堤。”颜梁告诉记者,巡堤的除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还有社区楼栋长、龙舟队员、党员志愿者等40来人。
在路灯和手电的加持下,大家打着伞在大堤两边仔细巡查,有草及看不清的地方,还细心地用手摸或拨开查看。“巡查时要做到手到、脚到、眼到、耳到,一定要细致,重点检查坝身是否出现散浸、管涌、脱坡、跌窝、裂缝等现象。”值守队员杨东骏说。
“巡堤有没有发生什么故事?他们昨天就在河里救上来一个女孩。”颜梁一边说,一边指着前面不远处一个正在巡逻的男子。
男子是火炬新村社区龙舟队队员蔡状,25日凌晨4时多,在浏阳河芙蓉区段的风浪中,蔡状和其他龙舟队队员义务参加浏阳河河堤巡查,发现一名女子抱着一截木头在洪水中喊救命,他们驾驶冲锋舟成功将其救起。
颜梁告诉记者,他今年45岁,和很多同事、守堤志愿者一样,是土生土长的火炬村人。火炬村位于长善垸内,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昔日的火炬村变成了今天的3个社区:九道湾社区、滩头坪社区、火炬新村社区。他们小时候河堤不高,每次浏阳河一涨水,大家都生怕垮垸子。1998年,政府重修了这处大堤,自此再大的洪水也没有出现过险情。
“大堤再怎么牢固,大家在思想上也不敢放松。”尹志勇说,因为大家都明白,守住了河堤,就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多次换气下潜 他在3米深积水里成功关闸
时间:26日晚8时 地点:湖南湘江新区洋湖垸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
“我们巡查的范围有16公里,共23处闸门,每处都要根据水位做相应的调整,遇到特殊情况更是要迅速处理。”晚8时,记者来到湖南湘江新区洋湖垸,洋湖垸堤委会堤防组的张松山正在值班,他一边紧盯汛情监控画面,一边告诉记者,他已经有4个晚上没有回家了。
连日来,为控制洋湖、坪塘片区排往湘江的水量,张松山与同事日日沿着湘江段、靳江河段巡查并视情况关闭排口闸门。这几天,为处理闸门异物堆积等特殊情况,他与同事下水多次,保障了巡查范围内的所有闸门正常运作。
“湘江段的蜂巢路排口闸门被冲来的异物卡住了,不清理的话根本关不上,等下闸门也会受损!”张松山回忆,6月25日晚8时,在巡查湘江段的排口时,他发现闸门异常,衣服一脱就扎进水里进行排险。排口积水超过3米,张松山多次换气下潜,最终成功清理掉卡在里面的树干,闸门得以顺利关闭。
在这里坚守岗位的还有洋湖垸堤委会机电组的工作人员。在湘江段、靳江河段的各排口闸门关闭的情况下,片区内部势必会有积水的风险,要避免内涝发生,就需要机电组对片区内水位进行24小时监控并及时启动泵站抽水。
“24日我们就已经开始值班了,5台泵机从早上8时一直运转到第二天凌晨3时,昨天和今天也是连续运转超过12小时,所以洋湖水位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倒灌等现象。”龙骨寺泵站工作人员介绍,在泵站机器全力运转的情况下,一小时抽水量可达9万吨。洋湖片区范围内的枯石塘、人民港等泵站在汛期也全力开机抽排,加速积水排放,确保了片区的畅通。
洋湖片区位于湘江边,辖区内更有洋湖湿地公园等水体,防汛压力极大。洋湖垸堤委会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组织工作人员每天进行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提醒防范,确保防汛工作准备足、响应快。
“党员防汛突击队”巡堤处险冲在前
时间:26日晚9时30分 地点:望城区乌山街道黄花岭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乌山街道是防汛的前沿阵地之一,承担着望城区境内沩水河、八曲河防洪大堤29.8公里堤段的护堤任务。26日9时30分,记者来到乌山街道沩水河南岸河堤,该河堤涉及白沙垸、李家湖垸,总保护人口上万,种植保护面积7000余亩。
黄花岭村负责守护沩水河3公里堤段。大堤上灯火通明,红色帐篷按照200米一个的距离依次排开,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正手持电筒沿着河堤展开巡查,不时用锄头拨弄一下看看是否有渗水等险情。
“现在雨量大,我们要对边坡、河堤等重点区域,全方位加紧排查,绝不能放松警惕。”黄花岭村党总支书记陈胜在一旁不停地叮嘱着巡堤的高国泉、任海波、严朝阳、熊慧等防汛志愿者。
为应对汛情,黄花岭村党总支以村内百余名党员为骨干组成“党员防汛突击队”。从26日上午9时起,“党员防汛突击队”带领片组邻“三长”、志愿者按时段有序开展巡堤,对村域内地质灾害点、水库、骨干山塘等薄弱环节进行巡查,全面摸排风险隐患,带领群众清障、疏通水渠。
守堤队伍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党员熊克明,72岁的他是黄花岭村防汛经验丰富的“老口子”。村里发出防汛志愿服务倡议后,他第一时间加入“党员防汛突击队”,组织人员排查上堤道路。“是党员,有事就得往前冲! ”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夜!”党员防汛突击队队员任学文说,昨天下午6时多,他和队员们在巡查时发现一处山体出现滑坡迹象,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将威胁邻近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第一时间将情况向村委会上报。乌山街道防汛指挥部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挖掘机到现场清障。村“两委”组织党员志愿者赶赴现场进行加固作业并清除泥石,于当晚11时完成险情处置。
据了解,乌山街道通过组建“党员防汛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在防汛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堤”、设置“党员责任岗”,开展常态化群众走访、“敲门”行动宣传防汛知识,做好值班值守、监测预警、转移安置、排危抢险等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街道已发动党员2300余名,与片组邻“三长”一起对辖区内开展“地毯式”风险隐患排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