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新轻型坦克:注重智能化乘员少,或为两栖和山地作战打造

近期,互联网上曝光的这几张照片,揭开了中国第四代技术试验型新轻型坦克的神秘面纱,被国内外网友广泛热议。中国新近研制的这款新轻型坦克,据悉,车组乘员被罕见地压缩至两人,比现役三至四人的坦克车组成员,缩减到了一人至两人,意味着坦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用人成本上大幅度降低。
图片
网传的中国新轻型坦克,倘若在双人制车组技术上无误,表明在新型坦克的研制上,中国超越了美俄德这三大坦克研制和装备强国,在新型坦克的研制上已经走在全球的前列。
目前,中国军队装备的最新的坦克是15式轻型坦克,说是一款轻型坦克,但其重量却达到了35吨。这与战斗重量36吨的仍然在役的著名的“五对轮”——59式系列的中型坦克,其实已经相差无几了。
图片
新轻型坦克,可能具备完备的主动防御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和发现来袭的反坦克导弹,进二发射车载主动防御拦截弹,能有效降低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和摧毁的风险。
相比传统增厚装甲防护的坦克,新轻型坦克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坦克的进攻能力。车顶上集成了无人机以及有机关炮、车载机枪的遥控武器站,有效增强了对敌方目标的打击能力。
图片
装备有新型105毫米坦克炮,与外观形状来研判,与中国陆军现役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那门105毫米坦克有所区别,这门新型105毫米坦克炮,从炮口到炮座直径是逐渐加粗。
这门105毫米坦克炮,出现了不规则的炮管形状,炮口的口径就显得较小了。能在行进间发射双向稳定的高精度105毫米激光驾束炮射导弹,摧毁5公里范围内的坦克等装甲车辆目标,必要时也能攻击坚固的野战工事等。
图片
这款新轻型坦克,在设计时借鉴了俄乌战争的经验教训,即坦克容易遭无人机、巡飞弹的袭击,造成战场上的重大损失。在坦克上方加装顶棚,仍然是被动的应对措施,防御效果其实并不出色。
在研制中的新轻型坦克,将具备多平台自主协作能力,能够与车载无人机和其他无人驾驶车辆协同配合,对敌方目标造成沉重打击,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成。
图片
相比其他国家研制的第四代坦克,仍然在加厚装甲,专注穿甲弹的对抗,中国新一代轻型坦克已经转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系统化作战。
目前,新轻型坦克确认已经进入原型和试验阶段。互联网上披露的照片,表明新轻型坦克正在进行路面测试,以验证其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性能。
图片
近年来,中国对于两栖作战越来越重视,这款轻型坦克的原型,不出意外应该是为两栖作战和山地作战而打造的。
下一代轻型坦克目前正在开发中,以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装备需求,预计将成为现役15式轻型坦克的继任者。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