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不断,红柳路今年情况如何?现场直击

近日,梅雨接连发力,申城普降大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迅速响应,采取“两步走”策略,在红柳路真南路(沪嘉高速段)这一处往年易积水区域进行了周密的防汛部署,确保了市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顺畅运行。
早上8点多,天空中绵绵小雨不断,记者在红柳路真南路(沪嘉高速段)看到,尽管昨夜经历了降雨,但相关路段并未出现积水情况,现场交通秩序井然。在桥洞下方,来自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的2名防汛应急队员正在对轻微积水进行清扫作业。
图片
图片
布置在现场的市政抢险车
队员仇师傅告诉记者,公司队员自暴雨蓝色预警发布后便已在该点位待命,早上5点起他来接班,上岗后他先清理了道路积水并和队友时刻监控积水情况。
图片
清扫地面轻微积水
现场,市政抢修车上除了常态化的铁锹、抽绳、扫帚等防汛工具外,在其尾部还拖挂了一台被称为“方舱水泵”的移动式排水单元。据悉,该设备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每小时排水量可达500立方米,电缆线配备了防水快速接头,能够满足短时间内大量积水的快速排放需求。
队员陈师傅(左)和仇师傅(右)在红柳路值班
往年遭遇强降水时,红柳路偶尔会被“浸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记者了解到,市政养护公司自今年申城入梅起,将移动式排水单元常态化布置在该区域并采用了“两步走”的排水方式,保障这处交通要道的日常通行。
图片
深井(右)和排水管道(左)
市政养护公司队员陈师傅详细介绍了“两步走”排水流程:首先,当红柳路积水达到20厘米以上时启动移动式排水单元,将道路积水向路边的深水井排放;其次,若深井内的水位过半,则使用该设备将积水通过全长约150米的排水管道迅速排入新槎浦河,有效避免因积水造成的交通障碍和安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该排水管道全称为红柳路积水点应急改善工程,系为了应对该薄弱点位的更新工程,去年年末竣工后于汛期前投入使用。据统计,自今年申城入梅以来,得益于更细致的防汛策略,红柳路真南路(沪嘉高速段)未出现严重积水情况。
图片
新槎浦河
此外,市政养护公司方面表示:自26日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启动以来,公司累计出动防台防汛巡视保障人员共计232人次,共计出动30车次。目前公司车库内市政养护公司对2台移动泵车、44辆卡车以及30余种大小型排水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保养,确保这些关键设备在防汛关键时刻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