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洪峰24小时巡守堤坝,茶叶蛋送防汛人员……风雨中有爱挺立

图片
6月26日,浏阳河入湘江口,长沙市三角洲社区的志愿者24小时监测水位和巡查险情。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图片
6月26日,长沙县    梨街道。这张消防员在4张板凳上睡着的照片被广泛传播。
图片
6月25日,长沙县江背镇印山小学,人们在冒雨转移孩子。
华声在线6月26日讯  雨仍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身着雨衣或撑雨伞的防汛人员在堤坝上来回巡查,堤坝下方,也有人手持探杆等工具沿路查看地面……6月26日,记者来到长沙㮾梨水文站,看到了这里时时防汛、严阵以待的一幕。据了解,当日2时,该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达38.48米,仅差0.02米就达保证水位。
17人吃住在堤坝,24小时巡查值守
当天16时,记者来到雨花区黎托街道梨水文站附近水域,看到浏阳河水流湍急,河水泛黄,河里还时不时有树枝、断木顺流而下,河边的很多大树也已被淹至树尖。河对岸传来一阵阵割草机轰鸣的声音。记者询问才得知,原来是防汛人员在清理堤坡上的杂草,以便更清晰地查看堤坝状况,及时掌握汛情。
“我们安排了17人在堤坝上24小时值守。”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托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杜浩向记者介绍,他们要检查的重点是堤坝的迎水面、背水面、堤坝上以及堤坝下是否存在鼓泡、散浸、管涌等险情,“目前情况还比较好。”
杜浩告诉记者,6月24日19时,浏阳河㮾梨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6.0米,且水势仍处于上涨态势。“当天22时,我们紧急召开会议,散会后就连夜在堤坝上搭建帐篷,安排人值守。”杜浩说,他们社区负责堤坝沿岸800米的范围,值守人员包括区、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一旦发现险情,我们会迅速组织数百人加高、加固堤坝。”
4张板凳拼成床,消防员倒头就睡
6月26日一早,一张消防员在4张板凳拼接起来的简易“床板”上睡着的照片,在街道街坊微信群里传开。长沙县㮾梨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张照片是抓拍的,问了一圈大家都不清楚是谁在什么时候拍的。”
“感谢你们,水才没进到家中!”6月26日凌晨,在㮾梨街道的花园港泵站,居民、老党员苏建国一直对抗洪工作人员重复着这句话。而跟在他身后的小孙子,为每个工作人员都双手递上了茶叶蛋。
25日晚,街道发动全体联村干部下村,积极配合湖南消防,参与到防汛工作之中,着重解决花园港内涝和抽排辖区主要道路积水。
住在花园港附近的陶公庙社区老党员苏建国一家,携一群小小少先队员冒着大雨,带上120个自家煮的茶叶蛋,为通宵防汛奋战的工作人员送来“暖暖的心意”。
梨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包括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消防、执法、交警、民兵、三一华汛电网应急队等在内的2469名党员干部群众,通宵参与防汛工作。目前已有十几个泵站对排抽工作进行支援,水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花园村也同步进行了铺沙袋、通知人员转移等工作。
一个个抱出来,十来分钟转移70余名幼童
受上游涨水倒灌影响,6月25日中午,长沙县江背镇印山小学积水严重,十几分钟内学校积水达50厘米,校内280余名师生被困。“小朋友别怕,叔叔阿姨们来了!”危急时刻,江背镇迅速反应,镇村干部、志愿者等10余人,冒着大雨,站在齐膝的积水中把孩子们一个个抱往印山村部,其他工作人员一直在维持秩序、参与救援,现场井然有序。仅十几分钟,70余名幼童安全转移。
与此同时,江背镇协调安排公交车进入印山小学校园。在众人的齐心合作下,该校280余名师生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文/图 全媒体记者 胡锐 叶竹
通讯员 朱静怡 杜娟 余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