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身为白玉兰奖评委,她关注的依然是“真诚”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在上海举行。作为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委中唯一的女性面孔,演员海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真诚表达很重要。
图片
海清接受媒体专访(摄影:肖乐鑫)
据了解,本届白玉兰征集的剧集是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播出的电视剧。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内有众多高质量剧集播出,豆瓣上评分超过8分的剧集包括《繁花》《莲花楼》《繁城之下》《故乡,别来无恙》《问苍茫》等,《漫长的季节》更是高达9.4分,是近年来难得的高分悬疑短剧。“白玉兰奖”竞争激烈,也让评委们颇为头疼。
专访中,海清坦言,基本上已经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自己把手上所有事情放下来,专心看片。“最近工作量非常大,看了特别多的片。”“报奖的时候针对某个演员会推荐你看某一集,但表演类的奖项本身是奖项评审里面最多的,男主女主男配女配,只看几集的话,不太能够全方位看到这个演员,所以我基本上每部剧大部分都看20集以上。”
从演员到评委,身份的转换,也让海清对电视剧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考量。在她心中,不管是对演员还是电视剧来说,都要做到“真诚”。
“我心目中的好演员,首先要有真功夫,对待角色要真诚,表达人物要真实。”海清表示,如果以一个演员的视角来看自己心目中优秀电视剧,则不仅剧要精彩好看,还要注重故事性、人物性,导演的叙事、摄影的运镜、人物的塑造等。“更重要的是剧本是否扎实,作品的表达是打动了观众。还是要把个人的表达真诚地展现给观众。”
图片
近几年,国产剧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方言剧《繁花》、穿越剧《庆余年》、散文的影视化改编《我的阿勒泰》等等,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对此,海清认为,电视剧风格的多样性,是市场规律,也是从业者的职责。“但与其说我们在期待某一类作品,不如说我们在期待更加精彩的、发自内心而创作的作品。”海清认为,作品播出后,能引发社会沟通、交流和思考,体现了作品的社会责任感。
网剧发展势头很猛,微短剧也被认为是一片蓝海,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海清眼中,不论长短,是否精良仍然只是衡量一部剧好坏的重要标准。“只要是精良制作,不是粗制滥造,都有一定意义。”同时,她认为应该警惕电视剧扎堆、创作同质化问题,“应该是真的要表达,有故事要说,而不是为了表达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