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深远海!海上风电行业持续推进风机大型化

今天(6月27日),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型化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我国海上风电挺进深远海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海域,距离海岸线约3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是我国首个全部采用13兆瓦及以上超大单机容量风机的海上风电场,其中批量化应用了6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图片
在福建的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记者看到厂房内正在生产18兆瓦风电机组,这是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2017年以前,国内主流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还在5兆瓦以下,短短6年时间,这里相继下线了我国自主研发的8兆瓦、10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刷新纪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源自产业园里的企业间彼此协同共进,有力推动了风电产业的创新突破。
图片
不仅是福建,目前,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都已经形成了大容量风电机组部件供应产业链和产业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大容量机组在经济上更具有竞争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挺进深远海。
根据国家批复的各省份海上风电规划,海上风电总量超过3亿千瓦,其中90%以上为常规意义上的深海或远海风电项目。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将向深水远岸布局,这将面临建设条件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工程成本增加等挑战。
图片
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 张友斌: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批量化应用,将显著提升风力发电的效率和规模,意味着我国风电行业在走向深远海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图片
截至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超3800万千瓦,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海上风电发电量占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比重将达到约10%。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林毅峰:创新链和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融合,支撑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