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一张床”,让共享病床惠及更多患者

吴睿鸫
在医疗资源富集的北京,一些大型三甲医院床位资源常供不应求,患者入院往往需要排队等待。如何将有限的床位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缩短患者入院等候时间?今年3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2024年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其中首次正式提出,今年将以市属三级医院为重点,启动试点“全院一张床”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对住院床位统一管理,确保有限的床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患者“住院难”。(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全院一张床”,就是医院哪里有床,患者应住在哪里,让医生跟着患者跑,各科室床位成为流动的共享资源。
这种共享模式的最大益处,是能将闲置的医疗资源利用起来,让它们发挥最大效能。医院里不同科室的床位,往往有着季节性的“忙闲规律”,可以通过共享来提高利用效率。比如,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呼吸科往往相对繁忙。此外,每日病人入院需求数量也不同,有的科室当天可以收满,有的则有空缺,跨科室收住患者能动态调配资源,可以有效破解病床“旱涝不均”,床位相对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相比原来由各科室“掌管”床位统一调配的做法,“全院一张床”打破科室之间的壁垒,床位成为医院的公共资源,实行统一调度,让医生跟着患者跑。在这一模式下,患者仍主要由专科收治,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只是病床位置不再固定。在病床分配上并非随意混住,目前,各医院的模式基本遵循“就近原则”,即将患者收住到相似的专科或位置相近的病区,这不仅能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也能让共享病床惠及更多患者。
当然,尽管这项“全院一张床”共享制度,给患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实惠,但对医院而言,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比如,一些地方在实行床位统一管理过程中,出现过漏洞,即患者主责科室和床位所在科室“两边都没管”,主责科室医生没能及时跟进,而床位所在科室的医生又认为这不是自己的患者,从而出现“漏管”现象。
若再站在从护理的视角来审视,“全院一张床”模式对跨病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不同科室之间的病情观察和疾病常规不尽相同,专科操作也存在较大差别,既有护士的服务能否跟上不同病种的护理需求,仍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否定“全院一张床”给患者带来实惠与便利,相信只要做好了制度设计,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就有望啃掉这块“硬骨头”。对于“漏管”现象,架构跨科收治管理制度,优化患者收治流程,建立跨科患者管理台账,从而让跨科患者齐抓共管;强化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确保每位护士都能够按照一致的标准进行疾病照护和护理操作。若遇到特殊情况,则通过护理会诊机制解决。
此外,需要在薪酬体系上,建立与“全院一张床”相匹配的收入机制。如此,不仅能充分调动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让共享病床制度早日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