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街区公园、多元消费场景 成都骑龙公园预计明年开工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沿天府五街打造无界街区公园,成都将再添一条长达2.6公里的城市绿轴公园。
6月27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骑龙公园项目已列入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预计明年5月开工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已开始推进。
该公园以“无界”为整体设计概念,将融合蜀地山水田园地景元素,突破传统规划红线边界,通过“水珠链”“超链接”“低碳园”“最潮街”四大设计亮点,形成潮流艺术门户、活力消费街区、多巴胺3D运动公园及生态未来社区四个主题分区,打造无界多维立体绿廊公园。
图片
项目效果图
以“水珍珠项链”和空中飞廊
打破传统公园红线边界
以天府五街为核心轴线的骑龙片区,如今已是成都高新的高端产业聚集地和国际化社区载体,生活和产业氛围浓厚,大量的年轻居民、商务人士、科技人才在此聚集。
“基于区域定位和这里的核心群体特征,骑龙公园从设计上就强调场景感和体验感,采用了能够体现创意与交流无边界的多种尝试,希望打造一个以绿色低碳、活力聚集、科技智慧为特点的新一代公园。”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骑龙公园以天府五街为主线,范围东起剑南大道,规划绿地面积约28.8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6公里,南北最大跨度约500米。将以“无界生活圈、街区公园里”为愿景,骑龙·无界街区公园着力实现交通无缝连接、生活场景多样、创新潮玩聚集。
如何实现跨度达2.6公里的生态空间与城市有机融合、突出“无界街区公园”的特点?从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公园以“水”作为连通公园东西的主要元素之一。骑龙公园将引入中水水源,东侧汇入栏杆堰、西侧汇入黄堰河,还有艾家沟水源作为补充,在公园内部打造溪、塘、瀑、潭4大水形态和净化体系,让地块内的水面如珍珠般散落,形成生态水体体系。
图片
项目效果图
打造师法自然的生态体系
四大策略构建零碳公园
对于公园而言,绿色生态是其天然属性。记者了解到,骑龙公园将构建师法自然的水生态系统,选取古蜀文明发源的岷江流域作为水系样方,形成青岭翠湾、花缘溪涧、浅滩湿地及平原河溪四类生态群落形态,同时构建蜻蜓、蝴蝶、鱼类、林鸟、两栖动物五类目标生境系统,实现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营造。
“这次我们将以‘零碳公园’建设标准为准则,以管理碳排放和碳补偿为主要手段,打造实现可视化科普的零碳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设计了四大零碳策略。
首先骑龙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70%;同时将设计保留场地优势,修复场地生态、利用场地特性;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就会对原有材料回收利用,追求土方平衡、减少运输距离、运用光伏板等低碳环保的材料,还会进行碳排监测。
图片
项目效果图
布局多元消费场景
塑造潮流时尚休闲公园地标
作为烟火成都的新建公园,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也是骑龙公园的一大特色,为这片生态空间增添满满的烟火活力。
骑龙公园提出“最潮街”的设计策略,针对“Z时代”新兴消费客群,塑造潮流时尚休闲地标,以搞文艺、溜街巷、耍运动、享社群的成都特色生活方式,涵盖文化、运动、商业、社群等元素,打造丰富多元的公园式消费场景。
根据不同的特色生活方式主题,骑龙公园还将呈现四大功能分区。其中,生态未来社区将包含生态低碳科普、智慧共享社区、都市社交等功能,设置湖边图书馆、亲水湿地、低碳科普、萌宠乐园等区域;在本次公园设计中突出运动元素,多巴胺3D运动公园包括樱花瑜伽天井、缤纷球场、阳光草坪、滑板场、儿童游乐等各类运动场所,为群众创造“家门口的运动场”;在活力消费街区,你将看到周末集市、水族长廊、休憩飞廊、街角书吧等充满烟火气的时下新颖消费场景;潮流艺术门户区则有庆典广场、地形门户、户外演艺、科技展示区域,还预计建设可容纳5000人的滨水剧场,为成都高新区再添文化地标。
(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