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星来了:菲律宾3200吨“巨型”护卫舰下水,要和中国掰手腕吗?

全文2367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菲律宾海军的3200吨级护卫舰“米格尔-马尔瓦尔”级首舰于6月18日在韩国蔚山下水。

02该舰艇以韩国“大邱”级护卫舰为蓝本,经过大量设计简化后打造而成。

03然而,“米格尔-马尔瓦尔”级在动力系统方面被严重弱化,巡航速度仅为15节左右。

04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为菲律宾的这艘军舰提供了自家产品,如作战管理系统、鱼雷发射系统等。

05尽管如此,菲律宾海军最好的护卫舰仍是2600多吨的“何塞·黎刹”级,该舰艇在韩国的“先进性护卫舰”计划中参考了“大邱”级。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6月18日,韩国现代重工为菲律宾海军打造的3200吨级护卫舰“米格尔-马尔瓦尔”级的首舰在韩国蔚山下水,由于它是菲律宾海军中“吨位最大”的军舰(如果不算设备不全而且是登陆舰的1.1万吨级的“塔拉克”级的话),菲方自然很重视。菲律宾派出了多名高级军方代表和韩国相关人员一同出席了庆祝仪式。
图片
▲各方出席“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下水仪式,图片来源:网络
菲律宾国防部长、菲律宾民事退伍军人和预备役事务副部长、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菲中将密欧-布劳纳、菲海军司令等人,全部出席了庆祝活动。韩国出席活动的则有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国防采购项目管理局副局长。菲律宾将这型舰艇,冠以早年为了菲律宾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家、革命家米格尔-马尔瓦尔将军之名,显然对这些舰艇寄以了厚望。
根据报道,这型舰艇将总共建造两艘,二号舰“迭戈-西朗”号在2023年11月已经完成了切割钢板的建造启动仪式,但具体下水时间目前待定。早先,菲律宾国防部求助于韩国现代重工,要求对方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款适合的护卫舰。现代重工承接项目后,以韩国“大邱”级护卫舰为蓝本,经过了大量的设计简化后打造出了HDC-3100,也就是“米格尔-马尔瓦尔”级。有人把“米格尔-马尔瓦尔”级称之为菲律宾海军的救星,其实这样一艘军舰,依然无法让他和解放军海军掰手腕。不过要说HDC-3100的基本性能,就得先分析分析它的“爸爸”韩国的“大邱”级护卫舰。
图片
▲“大邱”级护卫舰,图片来源:网络
“大邱”级在韩国海军中的地位是什么呢?一句话,它承担着韩国海军现代化的期望,有韩国海军“近海卫士”的美誉。韩国近些年来在海军装备领域的技术进步很快,不过在战略思想上,他们已经基本放弃了“走向大洋”的打算,而是选择把主要精力回归到近海制海以及和美国海军打配合上。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韩国提出了“先进性护卫舰”计划,要求打造近海防卫型护卫舰。这一计划分为两个阶段,最终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产物,分别为“仁川”级和“大邱”级。从型号关系上来说,“大邱”级是“仁川”级的改进型。“大邱”级级在排水量、隐身设计、系统模块化、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比后者要更加先进。“大邱”级满排3592吨,长度122米、宽14米、巡航速度为18节,极限速度则为30节,航程4500海里。
图片
▲“大邱”级护卫舰,图片来源:网络
“大邱”级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柴油机为德国MTU公司生产的TB-83。燃气轮机采用的是一台罗罗公司生产的MT-30。“大邱”级的武器系统装备的是韩国自行设计建造的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K-VLS。韩国的垂直发射系统K-VLS一共有6种组合方式,即4、10、16、24、32、48单元。4单元垂发一般只用于吨位小的军用艇,比如“南浦”级布雷艇、“天王峰”登陆艇。10单元用于装备潜艇。16单元装备护卫舰,如“大邱”级。24、32单元主要装备于大型驱逐舰,如“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48单元是最顶级的配置,装备于宙斯盾舰,即“世宗大王”级。
图片
▲“大邱”级护卫舰,图片来源:网络
“大邱”级有一门MK45 MOD4型127毫米舰炮,1座“密集阵”,2具2联装的鱼雷发射管(发射“蓝鲨”轻型鱼雷),2具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8枚“海星”1反舰导弹),另外还有一个机库(“超级山猫”直升机)。“大邱”级的战斗管理系统为“海军盾牌”,包括一部SPS-550K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部SPG-540K火控雷达、1部SQS-240K声呐、1部SLQ-261K型鱼雷诱导装置、1部SAQ-540K光电目标指示系统、1部红外搜索和跟踪雷达、1部SLQ-200K电子战套件、1部SQR-220KA1拖曳声呐、1部KDAGAIE MK2型诱饵发射装置。总体来看,“大邱”级的配置非常均衡。
图片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图片来源:网络
韩国为菲律宾打造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配置还是被简化了。简化的主要部分不是武器系统,而是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由于总的预算为2.5亿元两艘,也就是1.25亿每艘,因此菲律宾军舰的吨位被缩小到了3200吨。火炮系统要适应吨位,因此127毫米舰炮被换成了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的一门76毫米快炮,“密集阵”也被取消。舰上安装了2具4联装的中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6单元的K-VLS垂发,2具3联装的轻型鱼雷发射器(左舷和右舷两侧各一个),1座近防武器系统(舰艇后部)。而它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该型号舰艇的动力系统被严重弱化了,因为菲律宾没有钱购买更好的动力配置,导致“米格尔-马尔瓦尔”级的巡航速度只有15节左右。这个速度跟许多更先进的护卫舰都有不小的差距,但因为菲律宾的护卫舰又不用跟着航母出海,所以慢了一点倒也不是太有关系。
图片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韩国之外,有许多国家都为菲律宾的这艘军舰提供了自家产品。比如护卫舰的作战管理系统是韩国韩华系统公司研发的,鱼雷发射系统TLS则是英国防务公司生产的,可以适配美、韩、法,意、英等国的不同型号轻型鱼雷。护卫舰上的轻型相控阵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埃尔塔系统公司生产的产品,导航雷达则为英国亨索尔特的产品。另外,光电识别和火控系统则为法国赛峰集团生产的。总之,“米格尔-马尔瓦尔”级基本上是用国际市场上的货架商品组装起来的一型军舰,这种情况对于菲律宾这样没有完善的军舰设计、制造工业体系的国家来说,确实也无可厚非。
图片
▲HDC-3100,图片来源:网络
毕竟现在的国际市场基本上早就已经形成了垄断,除了几个颇有实力的国家可以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的国家要购买外国的军舰,身上都只能是万国货。菲律宾的采购行为就好像想要获得一台电脑,除了买大公司的成品机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买零件组装而非全部自己生产。自己“重复造轮子”的行为,也未必能够获得想要的产品,而且前期投入的资金必然是海量的,这也不是菲律宾人能承担的起的。
只是菲律宾人连基本的设计能力都还需要对外依赖,一艘造价1亿出头的军舰经过层层的利润盘剥,最后实际的价值肯定远远达不到1亿美元的水平。菲律宾之所以要急着购买新的护卫舰,是因为自己的海军最好的护卫舰,是2600多吨的“何塞·黎刹”级,这一型军舰在“东亚怪物房”里边基本排不上名次。“何塞·黎刹”级其实也是韩国现代重工给设计制造的,它的参考对象正是韩国的“仁川”级护卫舰,也就是“大邱”级的“兄弟舰”。菲律宾在韩国的“先进性护卫舰”计划的两个阶段上,把人家跟的很紧,除了看上韩国人自身的设计能力之外,当然也是看懂了韩国的“西方朋友多”。只可惜没人愿意给菲律宾技术,菲律宾自己也学不来。所以最后不管是技术、要价、产品,都得任人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