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三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丨昆明“飞花”经济如何浪漫起飞?

繁花烂漫看中国,亚洲“花都”在昆明。“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众所周知,云南是世界主要的鲜花产区,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更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鲜花的美丽“颜值”不断转化为发展的产值。
图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昆明“大花卉”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并没有那么简单。优良种苗基地不足,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稀缺……目前国内市场85%的鲜切花品种,都是国外培育的。也就是说,相较于荷兰等世界花卉园艺产业强国,昆明的花卉产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我们的花卉产业“芯片”,目前还是过多依赖进口。
图片
“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市场占有率不高,花卉种业科技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十分突出。”这是昆明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短板,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要解决花卉“缺芯”问题。4月18日,昆明就发布76个“中国风”月季新品种。这样的好消息,无疑是“云花”走向世界的硬支撑。瞄准市场,培育花卉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填补花卉领域的相关空白,才能从内核上驱动昆明花卉全产业链条的完善。
图片
再来说回鲜花本身,一束鲜花,本就是一个浪漫故事。如果“新品种”是花卉产业增加流量的核心密码,那如何将一朵鲜花的使命发挥到极致,讲述故事的人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要蕉绿”“工资飞掌”“注定红”“金玉满堂”“心想柿成”……懂得设计、会讲故事的鲜花载体,正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西安以及江苏、浙江的多个城市鲜花销售增幅都超过50%。借助“春城花都”的先天优势,注入更多的新“花样”,狠狠抓住当代年轻人的最“新”动态,积极主动地不断创造新爆点,昆明才能在鲜花终端交易中实现峰值变现。
图片
以花为媒、谋篇布局,大到让花卉成为展示绿色、生态、美丽昆明的世界名片,小到终端的个体花卉交易,传统的“以量取胜”的思维早就该改变了。不管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培育,花卉种业科技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是营销包装手段的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始终在人,只有看到繁花似锦后背的短板,不断推陈出新,昆明的千亿级“飞花”经济才能浪漫起飞。
评论员:毕群
责编:符亚丽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