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步后出现脚后跟疼痛?如何应对足底筋膜炎

图片
跑步一直备受广大运动爱好者的热捧,甚至到了每日一跑打卡考勤的程度。但是,却有不少人跑了一段时间后出现足跟疼痛的现象。这可能是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的。据统计,全世界有 10% 的人被“足跟痛”所困扰,足底筋膜炎可见于各种人群,主要包括长期站立的人,如运动员、长跑者,体重指数(BMI)大于 30、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
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为足跟部内侧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最明显,走起来会好一些,负重时间延长后加重。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及内翻,最常见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侧的局限性压痛,可伴轻微的肿胀及发红。
足底筋膜的结构
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缔组织,包括较厚的中央束与较薄的内、外侧束,它们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骨膜。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是持续性微小撕裂和慢性损伤积累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是生物力学机制异常诱发的无菌性炎症,组织学分析显示筋膜黏液样变性和胶原坏死,同时伴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基质钙化。
尽管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不清楚,但是目前认为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机械负荷都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肥胖、过度足内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肠肌挛缩以及不合适的跑步姿势等。也有一些危险因素促使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如:如不合适的穿鞋习惯、长时间站立引起的过度应用、最近的体重增加、突然大量走路或跑步、踝背屈受限、扁平足、过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灵活性差等。而高体重指数(BMI > 27 kg/m2)与踝关节背伸减少(踝关节正立位背伸 < 10°)是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风险因素。
病因和损伤机制
图片
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缔组织,包括较厚的中央束与较薄的内、外侧束,它们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骨膜。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是持续性微小撕裂和慢性损伤积累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是生物力学机制异常诱发的无菌性炎症所致,组织学分析显示筋膜黏液样变性和胶原坏死,同时伴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基质钙化。
尽管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不清楚,但是目前认为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机械负荷都被认为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肥胖、过度足内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肠肌挛缩以及不合适的跑步姿势等。也有一些危险因素促使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如:如不合适的穿鞋习惯、长时间站立引起的过度应用、最近的体重增加、突然大量走路或跑步、踝背屈受限、扁平足、过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灵活性差等。而高体重指数(BMI > 27 kg/m2)与踝关节背伸减少(踝关节正立位背伸 < 10°)是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风险因素。
治疗方法
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故应对所有足底筋膜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1、牵伸训练
包括牵伸腓肠肌、跟腱及足底筋膜本身或其组合。其中单纯跟腱牵伸训练作为足底筋膜炎首选治疗方法已有多年,疗效确切,小腿肌肉拉伸,一天2-3次,每次持续拉伸3分钟。
2、冰敷
适用于剧烈运动后的疼痛期,其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冰敷20-30分钟。
3、支具
足部矫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内、外侧弓和横弓三点力学,稳定足部结构,降低足内翻概率,缓冲地面压力并减轻足底筋膜张力,从而缓解足底筋膜炎症状,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获益。夜夹板可使踝关节在睡眠中保持中立或背屈位,防止跟腱-腓肠肌复合体挛缩,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晨起前几步的疼痛。
4、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使用NSAIDs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有学者提出,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过程,口服NSAIDs可短期缓解疼痛,但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仍不明确且缺乏可靠证据。
5、皮质类固醇注射
大量研究报道皮质类固醇治疗足底筋膜炎短期疗效显著,但其潜在并发症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垫萎缩,因此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短期症状仍未明显改善者,建议停止重复使用。
6、富血小板血浆(PRP)
大量文献报道在慢性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PRP 比皮质醇注射更有效和持久,并且从理论上PRP治疗足底筋膜炎可能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因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如接受保守治疗足底筋膜炎6个月仍无效,临床成为顽固性足底筋膜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以开放、经皮或关节镜下足底筋膜切除与腓肠肌松解术为主要术式,主要是基于缓解足底筋膜炎处的张力和超负荷。
如何预防
相较于治疗,足底筋膜炎的预防至关重要。
运动虽好,也请适量,控制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减少跳、跑长走等足部大量运动;
控制体重,超重会导致足底承受更大压力,能显著增加患病率并引起复发;
每晚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尽量减少穿平底鞋、高跟鞋和赤足行走的距离和时间,老人最好选择松软的鞋,鞋穿久了更换。
(周晓强 孙超)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