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巴赫之战:腓特烈一小时结束战斗,260位法军将领被俘虏

1757年,罗斯巴赫战役,普军伤亡六百,法军损失八千,还有260位将官被俘虏。此战,法军表现不佳,路易十四时代的雄风,成为了过去。
图片
路易十四时代,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军都是横扫神罗,在德意志境内横冲直撞,来去自如,无人能挡。
杜伦尼元帅、维拉尔元帅、孔代亲王面前,神罗的军队都是手下败将,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
时过境迁,路易十四之后,路易十五时代,波旁王朝进入后期,法军战斗力也一落千丈,又遇到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也是倒霉。
腓特烈大帝,普鲁士的骄傲。虽说外交方面一团糟,得罪了特蕾莎、伊丽莎白一世、蓬帕杜夫人这“三条裙子”,被欧洲强国群殴,但腓特烈的军事能力,以及运气都不错。
得罪特蕾莎,也就得罪了奥地利,腓特烈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与特蕾莎闹翻了。接着,腓特烈夺取西里西亚,双方关系恶化到极点。
特蕾莎表示,哪怕是卖掉最后一条裙子,也要夺回西里西亚。如此,奥地利联合法国、沙俄、西班牙,准备围攻普鲁士,收拾腓特烈。
腓特烈得罪了太多人,却找到了英国这位盟友。普鲁士崛起,让法国两线作战,对英国夺取殖民霸权大有帮助。
英国没有出兵参战,却给予财政支持,让普鲁士有坚持战斗的底气。如此,腓特烈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奥地利,打垮联军。
1756年,腓特烈攻击萨克森、波西米亚,被丘吉尔誉为“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美洲、欧洲、亚洲、非洲都是战场。
腓特烈的狂妄,引起了强国不满,法国、奥地利、沙俄、西班牙、巴伐利亚等聚集50万大军,分路进攻普鲁士,从四面合围。
图片
道恩元帅,腓特烈的劲敌,科林之战差点就废了普鲁士的武功。此战过后,普鲁士处境更加危急,腓特烈要同时迎战联军,压力很大。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腓特烈知道,普鲁士想要生存下来,必须击败联军。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目标呢?
答案是,在联军合围前,将其各个击破,重点打击西南方向的法军、奥军结合部。法奥结合部比较薄弱,双方配合不好,又能避开道恩元帅,对腓特烈而言是最佳。
西南方向,有一个小镇,名为罗斯巴赫,是腓特烈大帝扬名之处。为了打垮法军、奥军,腓特烈不顾柏林被道恩的骑兵突袭,也要吃掉这支队伍。
1757年,腓特烈进行全国动员,分兵抵御联军。其中,腓特烈亲率2万骑兵、炮兵,迎战索拜斯率领的4万法奥联军。
从兵力数量上看,普鲁士只有联军的一半。火炮更少,腓特烈带来72门,联军则是109门。
力量对比悬殊不说,腓特烈还是内线作战,一旦战争拖延,联军完成合围,普鲁士只有等着被灭国了。所以,腓特烈只能速战,快速消灭这支队伍。
索拜斯的骄傲轻敌,给了腓特烈机会。索拜斯还沉醉在法兰西昔日荣光之中,压根就瞧不起腓特烈,况且自己兵力雄厚,火炮数量众多。
索拜斯主动出击,分成三个纵队,试图绕过普鲁士的左翼防线,然后两面夹击配合侧翼包抄,一举消灭普军,一战定乾坤。
腓特烈扎营罗斯巴赫一座小山丘上,对法军、奥军调动了如指掌。索拜斯太大意,也太轻敌,连基本的侦查都懒得做。
图片
前后骑兵,中间步兵,索拜斯大摇大摆行动。索拜斯认为,自己主力压上去,腓特烈兵力不足,只能后退,到时机会就来了。
殊不知,腓特烈输不起,他不可能后退,否则普鲁士到此为止。看到索拜斯行动,腓特烈立刻调动兵马,杀向联军的先头部队。
看到普军行动,索拜斯又产生的误判,认为腓特烈害怕了,普军正在撤退。如此,法军、奥军更加自信,连队形也懒得整,便朝着普军杀去。
谁知,普军不是撤退,而是进攻。名将塞德利茨以4000骑兵冲刺,骑兵如墙推进,冲垮联军先头部队,法军率先溃逃。
此时,腓特烈调来18门重型火炮,在山丘上发射炮弹,朝着联军步兵倾斜而来。步兵阵脚大乱,又跟骑兵撞到一起,现场混乱不堪。
炮火掩护下,亨利亲王率步兵冲锋,本人身先士卒,在联军阵中往返冲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屠戮联军。
塞德利茨经过休整后,重新整理队形,再一次发起进攻。如此,骑兵、步兵、炮兵三管齐下,索拜斯招架不住,全线溃败。
大战持续一小时,普军压倒性胜利。法军、奥军伤亡三千余人,另有五千余人被俘虏,随军火炮有72门被缴纳,物资全部丢光。
更惨的是,联军高级将领被俘虏八人,中层将领被俘虏260人。普鲁士损失微乎其微,包括受伤在内,不到六百人,阵亡才一百多。
罗斯巴赫之战,腓特烈打得非常精彩,把普鲁士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至于法军,表现太糟糕,路易十四时代的荣光,一去不复返,只能等着拿破仑出现了。
图片
战后,腓特烈设宴款待被俘虏的将领,说了一番话,让法国、奥地利无地自容。
腓特烈给大家敬酒,自信地说:“我招待不周到,希望你们能原谅,因为我没料到你们来这么多人”,也算是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