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湘江水运平安,他们迎着洪峰出发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致远
6月27日4时52分,湘江长沙水文站出现洪峰,洪峰水位37.14米,超警戒水位1.14米,全程涨幅5.4米。至当日7时57分,水位开始回落。这意味着,本次湘江洪峰已通过湘江长沙站。长沙市水文局预计,6月28日10时左右,该站将退出警戒水位。
目前,由于湘江已超警戒水位,长沙辖区全线通航水域实施禁航。虽然洪峰过境,今日9时,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水上应急救援艇依然准时出发。“水位越来越高,我们的巡航工作更加不能懈怠。”该中心水上应急救援中心副队长周海泉对三湘都市报记者说。
洪峰来临,他们依然准时出发
站在水上应急救援艇甲板处远眺,记者看到,在靠近三汊矶大桥处的一座小洲上,洪水已没过了整个树干,一些细小的树枝被洪水裹挟着向下游流去。
“你看,湘江世纪城河岸边步道全淹了,捞刀河入湘江口的标示牌也快没过。”面对奔涌而来的洪水,周海泉忧心忡忡。他说,每日都要准时进行日常巡航,完成后,还会巡航重点码头,以防止船舶走锚等情况,“在江面上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洪水具体情况。”
图片
汛情期间,长沙水运水上应急救援中心加大了对湘江长沙段以及浏阳河、捞刀河通航水域的应急巡航频次。该项工作需检查水上航标、水上设施设备是否正常。如有突发情况,还可第一时间开展营救等工作。
虽然风大,还有降雨,但应急救援艇依然逆着水流方向在湘江航道行进。周海泉和他的同事们紧盯着宽阔的河面,丝毫不敢放松。约两个多小时后,巡航结束。“全面正常。”周海泉松了一口气。
早在5月30日,该中心便组织在湘江长沙段蔡家洲水域开展了2024年度防汛应急演练,包括洲岛遇险人员转移、船舶走锚失控救助、水域防污染应急处置、禁航管控等科目。
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欧璟介绍,汛期实施全天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长沙水运储备了防汛应急运力船舶22艘,组织了20人的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6艘工作艇。同时,联系了4支社会救援力量队伍,备有拖轮3艘、浮吊船1艘,一旦发生水上应急险情,可迅速统筹处置。
航道还有智能守护,每日开展电子巡航30次
截至6月27日16时,捞刀河罗汉庄站水位超过警戒线0.57米。在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捞刀河航道站,原本可以直接通行至航道站内的小道已经完全淹没。“现在出入航道站需要乘坐简易船才能通行。”捞刀河航道站副站长廖晓东一面拽着牵引绳一面说。
图片
据记者了解,进入汛期,捞刀河航道站运用智能化设备强化航道巡航和设施维护。“借助无人机巡航、智能航标app终端电子巡航等智能化手段,每天开展1次航道智能巡航1次。”廖晓东告诉记者,目前,航标维护正常率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加强了桥区水域巡查力度,保障了汛期桥梁安全。截至目前,发现并处置各类航道隐患24处,清理航标周边垃圾60余处。
除了人力上艇巡航,确保汛期安全,还可以依靠“智慧大脑”。
“汛期以来,我们利用CCTV视频监控系统、VHF甚高频安全通信系统、AIS船舶自动定位系统和智能卡口系统,每天开展电子巡航30次。”欧璟指着水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大屏说,汛情以来,核查船舶AIS开启和船位情况达1.5万艘次。
图片
透过这张屏幕,能全面了解航道上船只的相关情况。记者注意到,湘江、浏阳河、捞刀河船舶均已基本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
欧璟表示,接下来,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将进一步强化防汛应急准备和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送防汛预警信息,及时研判汛情,科学调度,全力以赴做好突发水上险情的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