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质生产力走深:重磅标准组织亮相2024MWC!

近日,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焦点汇聚于东方之珠——上海,产业链共同迎来了“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S)”的盛大召开。此次大会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移动通信产业的领军企业与顶尖专家,更成为了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探讨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国际合作交流的高端平台。
图片
在这之中,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以下简称“聚集区”)在本次大会上以集体姿态惊艳亮相,携同区内多家重量级组织与机构,共同展示了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建设、国际标准规范制定以及测试认证体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与领先实力,在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共同探索并开辟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路径,助力新质生产力走深走实,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标准组织推动新质生产力走深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MWCS24展会期间,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产业技术基础专项组组长张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标准源于“新”、立于“质”,一头紧联高水平创新,一头紧系高质量发展,成为“新”与“质”融合发展、培育先进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
张纲进一步表示,一方面,标准的本源始于创新之中。标准凝聚科技创新成果,代表先进适用技术与管理经验。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标准化正在从创新链的终端,即科学成果转化,迈向技术发明,甚至科学发现的前端。另一方面,标准的意义立于质量之中。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的魅力在于“提质”而“增效”,既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包括生产效率、治理效能等。
作为2024年1月正式揭牌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目前已经集聚了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parkLink)、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等国际组织及其服务机构。
其中,星闪联盟是致力于全球化的产业联盟,目标是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SparkLink的创新和产业生态,承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快速发展的新场景应用,满足极致性能需求。
作为中国原生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与传统短距传输技术方案相比,星闪在功耗、速度、覆盖范围和连接性能全面领先,可以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各类细分场景下实现更极致的用户体验。
在星闪产业发展来看,目前已经有四家公司可以提供星闪消费级和车规级芯片, 到年底还有2~3家会提供芯片。在终端产品方面,星闪已经覆盖了Pad、手写笔,手机,耳机,电竞鼠标,笔记本,耳机等。此外在家居、智能办公、车机,360环视、数字车钥匙都有用到星闪技术。
在展台现场,展示了包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等广泛的应用场景,同时,随着标准持续演进,星闪技术也整迈向人车家园全智连
从星闪联盟可见,这一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国内外产业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也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聚集区已经吸引了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等众多国际知名组织及服务机构的加入,共同推动新产业、新生态的蓬勃发展。
对于下一步发展,张纲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在推进标准供给结构性改革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现阶段,特别需要以充分市场化的团体标准为支撑平台,促进形成各类企业共创技术、共研标准、共建质量、共享成果、共同发展的机制。
二是在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能。促进新技术融入标准体系,加快实现产业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引领产业迭代、实现产业质量效益深度转型。
三是在推进标准高水平开放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标准制度型开放进程,通过构建内外衔接的政策体系、开放透明的工作体系、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拓展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立足河套,面向全球: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无疑,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这种新的生产力形式能够催生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新创组织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尤为重要。
在张纲看来,一是要不断培育产业生态。联盟组织要提供高效的产业内各方互联互通的平台,使核心技术提供方、产品生产制造方、测试认证服务方、终端产品使用方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交互,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缩短“由技术专利到标准研制、产品导入、应用体验,再回到技术优化”的闭环周期。
二是要不断完善业务模式。“团体标准+高端认证”协同发展是打造技术到标准闭环周期有效手段。既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更需要联盟组织自身的探索创新,不断总结和提炼,加快塑造国际化的高端认证品牌。
三是要不断深化制度性创新。联盟组织要率先探索包括标准制度型开放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性的实践创新,积极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借鉴国际标准组织的优秀实践,创建标准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同时为中国标准化与合格评定协同改革提供实践支撑。同时,联盟组织需不断增进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间的了解和互信,搭建稳固的组织间沟通渠道和平台,探索建立组织间标准、检测、认证等互认机制的路径。推动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产业发展、共性技术、质量提升、国际标准化、检测认证、示范应用等领域开展可持续的深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MWCS24展会期间聚集区通过举办“2024国际产业组织创新发展论坛”“2024河套国际组织之夜”和“聚集区展台”三大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了其在新媒体、新短距、新计算、新终端、新网络、新平台等领域的领先优势。
论坛举办了国际产业组织协同合作联合倡议签约仪式,在联合倡议的推动下,聚集区将加速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基于河套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共同发布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国际标准。
国际性产业与标准化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开创性、探索性。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以促进世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以质量追求为目标,以标准化工具培育和优化产业生态,其建设与发展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可见,从MWCS24出发,整个聚集区将发挥“立足河套,面向全球”的辐射作用,带动在相关各领域的标准创新及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