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不宜“随便泡”!莫让“养生水”变“伤身水”

图片
图/视觉中国
厦门靠海,高温湿热环境下,市民多见脾胃湿热、瘀滞,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是常态,因此健脾祛湿的中药方、药膳方是市民整个夏季的常用方,陈皮是其中常见一物。不过,中医专家提醒,橘皮不等于陈皮,更不适宜在家自制陈皮。陈皮也要在中医师和中药师的辨证指导下合理用药,可不是“随便泡就行”,否则,“养生水”易变“伤身水”。
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劲松介绍,中医临床上,陈皮味辛、苦,性温, 入脾、肺经, 具有“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病症最常用的药物, 可治疗脘腹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疾病。对寒湿阻滞中焦者,最为适宜。治湿痰咳嗽,常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
▶陈皮泡水“2要3不要”
李劲松表示,陈皮泡水喝牢记“2要3不要”:泡水前要清洗干净;经过晒制,水分已被大量蒸发,加上陈皮质地硬,要用开水冲泡;每次服用量不要过多;不要自制陈皮;不要用鲜橘皮替代陈皮,橘皮含有大量挥发油,刺激性强,不适合直接泡水,而且可能有农药残留,对健康不利。
陈皮性温燥,容易助热,所以,每次服用量不能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造成肝胃负担过重。
以下几点,也要特别注意:
陈皮苦燥性温,易伤津助热,舌红少津,口干、咽痛、便秘、尿赤、干咳无痰或少痰的人群忌用;陈皮行气力较强,过量易耗气伤阴,不宜长期大量食用;食用陈皮时,忌生冷、粘腻、易生痰湿的食物如煎炸食品,肥肉、冷饮等; 不宜与洋地黄、呋喃唑酮、酚妥拉明、妥拉苏林、酚苄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药物同用。
▶橘皮不等于陈皮
陈皮是橘子皮的一种,但橘子皮却不一定就可以做成陈皮。在家自制陈皮更不可取。因为陈皮是用橘科类作物中的“柑”皮制作而成的,需要严格按照药品标准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剔除农残等有害物质,保证食用安全性等严密的加工工序以后,陈皮最终才能有效进入陈化阶段。
陈皮的晒制过程比较复杂,一般水洗很难将橘皮表面的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去除干净,并且陈皮的制作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储藏,家庭很难达到储藏陈皮的条件。
陈皮为何陈久入药?李劲松介绍,古人认为橘皮久置可减少因辛燥之性而致的耗气之弊。现代来看,简单来说,日光生晒后的陈皮在陈化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陈皮中最重要的物质:黄酮类化合物。
【小贴士】
陈皮食疗方
泡陈皮水时,推荐可以加一些养生食材一起泡,以起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陈皮+普洱:健脾消食、减肥消脂
陈皮+蜂蜜:健脾、理气、和胃
陈皮+冰糖:暖胃、辅助治疗胃寒
陈皮+大枣:理气降逆、补脾益胃
陈皮+姜丝:消食、解腻、缓解脾胃不和
陈皮+玫瑰花+桂花: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缓解痛经
陈皮+荷叶:减肥降脂消胀的功效。荷叶性寒,脾胃虚寒身体虚弱的人群慎用
(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