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女性中就有1个,这种“社交癌”要重视

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一声大笑后,却带来无尽的尴尬,尿失禁这个“社交癌”真扫兴,开心时刻找上门,这种情景很多女性都遭遇过。据介绍,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至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大约为28%。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沈杨教授提醒,压力性尿失禁要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介绍,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在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成人女性是高发区,这主要与女性的妊娠、分娩、衰老、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便秘和引起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以及盆腔手术史等因素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尿失禁不仅仅是引起尴尬,更会引起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压力性尿失禁因尿液刺激容易继发外阴皮肤以及生殖泌尿系统炎症、感染,还可致身体异味增加,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社交和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
专家介绍,压力性尿失禁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级别。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无需佩戴尿垫;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社交活动。
压力性尿失禁该如何治疗呢?专家介绍,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盆底磁刺激、电刺激治疗、治疗便秘等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以及药物治疗。尿失禁患者要注意减轻体重,特别是对于BMI>30kg/㎡者,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减少液体摄入、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强体力劳动、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动作等。此外,还要注意改变排尿习惯,调节膀胱功能,有意识延长排尿间隔,使患者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在非手术治疗中,凯格尔运动少不了,可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目前强调持续3个月的肌肉锻炼可以明显改善盆底功能,特别是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
专家强调,对所有尿失禁患者应将非手术治疗贯穿始终。非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风险小的优点,不仅可减轻患者的尿失禁症状,而且可以长期巩固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依从性不好,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或合并有明显的盆腔脏器脱垂,需行盆底修复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专家指出,手术方法很多,目前的“金标准”术式仍然是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该手术包括经阴道耻骨后路径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和经阴道闭孔路径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两种技术路径。该术式体表仅需两个5毫米切口,将悬吊带置入到尿道中段位置,加强尿道及膀胱颈周围支撑力以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且效果显著。
专家提醒,当尿失禁发生时,不要过度紧张,但需引起重视。建议到正规医院专科,通过健康咨询、专业评估,精准分析引起尿失禁的原因、分类、分级,根据不同原因以及性质进行相应治疗。
来源: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