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锰为名探河山 60岁的找矿人周琦仍在路上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郭红宇)“激动、光荣,责任重大。”6月25日,贵州省地矿局,周琦一边从行李箱拿出一本本获奖证书,一边讲着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感想。
图片
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勘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贵州省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
一天前,周琦作为《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项目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在北京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半年前,同样在人民大会堂,他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
两项最高荣誉背后,有他在寻找锰矿事业上四十余年的坚持,有产学研用的探索融合,更有一代代找矿人的精神传承。
兴趣,加上使命感
MnCO?(碳酸锰)是周琦的微信名,从17岁加入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算起,他与锰结缘已43年。
“把一项事业做好、做长久,兴趣是不可或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周琦自幼与大山为伍,憧憬山外的世界,也对裸露的矿石充满好奇。
图片
2017年,周琦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儿时的梦照进了寻锰人的生活
1978年进入原地质部昆明地质学校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毕业后加入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幼时的种子开始快速生长,李四光的故事、地质队前辈的言传身教、对黔东山峦的眷恋让他在找矿行业扎下根。
“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根扎的不深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这是周琦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他传给青年从业者的感悟。
四十年跋山涉水,一次次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征程,周琦乐在其中,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项事业的发展总要有一批人去付出。
冷板凳,和长期主义
周琦所在的103地质大队,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西南地质局235队、505队,是中苏友好合作地质普查大队。
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立自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苏联专家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融合并传承,使得这支队伍成为贵州省成立最早且唯一成建制保留至今的综合地勘单位。
图片
气泡状喷溢沉积型富锰矿样品
“找矿要耐得住寂寞,要甘于坐冷板凳。”漫长的职业生涯里总有瓶颈、总有风雨。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多年开采贵州地表锰矿越来越少,原有锰矿外生沉积成矿理论指导锰矿找矿又陷入困局,全省锰矿资源储量出现了负增长。
国内工业发展对锰的需求不断增长,新增资源储量陷入停滞。不甘心的周琦一边继续深造学习,一边结合实践寻找突破,具有颠覆性的锰矿喷溢沉积成矿理论开始萌芽。
图片
办公室里挂满了地质图
在新理论指导下,周琦率领团队先后在黔东发现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这些超大型锰矿床数约占全球总数的1/3,改变了超大型锰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格局。始终坚持着、坚守着的他也成长为能给后来者遮风挡雨、指引方向的大树。
创新,还是创新
“找矿离不开创新。”周琦说,不同国家、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一样,不能照搬国外理论,李四光打破“中国贫油论”靠的是理论创新,他带队寻锰取得突破也是靠理论创新。
闲暇时,周琦喜欢看书,尤其是国学、哲学类书籍,常常能带给他启发。
从1989年提出到完成,周琦率队为之付出35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周琦看来,保持开放思维、开展跨界融合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重要,科研工作者则需要保持开放思维,学会跨界融合。
2016年,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周琦率领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矿信息系统研究所合作,研发数字勘查信息系统。
2021年,在贵州省地矿局举办的“数字勘查”媒体见面会上,作为首席科学家,周琦告诉记者,贵州在国内率先开展数字勘查,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了固体矿产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此次获奖的《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同样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果,在地质找矿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不断交流实践中成型,并实现从理论到转化的完整闭环。这一成果不仅成功应用到贵州、重庆、湖南等地的锰矿勘查中,还被应用在锂矿、锗矿等其他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查中。
图片
周琦说,找矿人永远都要“接地气”
精确探矿,数字勘查……2024年,随着贵州“富矿精开”战略全面推进,度过60岁生日的周琦踏上了新征程。
一审:张思渝
二审:陈李育
三审:张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