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探寻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而武安冶陶镇固义村的傩戏更是“举世闻名”。据了解,固义村的傩戏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2006年5月20日,武安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到武安固义村,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武安“傩戏”。


图片

历史上的固义村,曾是通往山西的要道,商业发达,后因时代的变迁逐渐被冷落,成为一个偏僻的小村。正因如此,尽管岁月更迭,村里的许多古建得以保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村里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傩祭习俗,这也改变了“长江以北无傩戏”的断言。

图片

李增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傩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增旺第一次接触傩戏是1963年,那一年,他12岁。

图片

图片

李增旺告诉记者,傩戏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社首”。祭祀和社火傩戏演出,由村里4个庄户的社首负责。李家世代为总社首,其讲究心传口授,一代传一人。固义傩戏自1985年恢复以来,每一场都是李师傅作为总社首来操办的。

图片

图片

有傩戏的年里,李增旺就是最忙碌的人,老李家也就成了指挥部和后勤部。存放他家里的上百套戏装、旗帐、锣鼓,都要经过他和其他几个社首的整理、修补、发放、晾晒和存放。李增旺坦言,一场傩仪活动的举办,需要动用演员几百甚至上千人,准备工作量大,演出时间长,组织工作更是一个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

图片

图片

固义“傩戏”,都是围绕“捉黄鬼”展开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古时候人们认为,旱、涝灾害,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这都是“黄鬼”在作祟,另外,“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驱鬼”是傩俗最直接的目的。

图片

图片

从正月十四请神开始,到正月十七送神结束,整个过程历时4天,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捉黄鬼”展开。正月十四的整个夜晚,村里的人一般都彻夜不眠,忙着办脸谱、试服装等道具,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参加演出的各种人物角色大都以脸谱和面具为扮相。

图片

图片

在傩戏中,戴面具的就大约有三四十人,画脸谱的更是多达400余人。傩戏中所使用的面具多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在造型上,傩戏面具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依次可分为几大类,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等。正神的形象大多是慈眉善目,宽脸长耳,面带微笑,就像生活中的寻常老翁老妪和少男少女,不过一般的傩戏面具在雕刻上都显得粗放概括,使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粗犷的美。

图片

图片

武安摊戏,这一源自民间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它以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宗教色彩,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它的保护和再现,也体现了农业社会安宁的良好愿望,并对人们进行敬老爱幼的道德教化,为研究当地的民间信仰习俗和社会生活,以及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发展和类型,提供了活的例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武安摊戏的传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片




监制:李杰

主编:王斌、杨梦莹

本期编辑:谷家昊

来源:邯城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