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盘下何以暗流涌动

图片
经济观察网 远山/文 一向被认为相对小众、冷门的象棋领域出了大新闻。连续11年象棋棋手等级分位列全国第一、有中国象棋“第一人”之称的王天一,被浙江杭州警方调查,罪由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王天一被调查的消息震撼了整个棋界,也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一则体育新闻背后,是对体育精神与行业公正性的深度拷问。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如果王天一最终罪名成立,说明有人试图通过向他行贿,获取非正当收益。象棋,这项承载着智慧与策略的艺术,其背后的利益链条和权力运作,似乎并不亚于任何一场激烈的对弈。
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象棋领域整体偏“冷”。不过近年来,中国象棋的商业化发展逐渐加速,这体现在比赛数量的增加、奖金的提升以及相关营收的增长上。作为头部棋手,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种杯赛的奖金、联赛的出场费、商业表演赛等。一些重要的象棋赛事提供了丰厚的奖金。例如,“鹏城杯”全国象棋排位赛的总奖金高达80万元人民币。2021年,郑惟桐在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中获得了28万元奖金,王天一获得了19万元。
除了常规的比赛奖金和联赛收入外,头部棋手还可能有企业赞助、直播等其他商业活动带来的收益。
当然,从目前媒体透露的王天一涉及罪名来看,他未必是最终的“卖家”。交易另一方也可能试图通过“中间人”王天一,对接对象棋领域资源分配更有影响力的其他人,以期达到提升棋手排名、影响比赛结果等目的。
实际上,象棋领域的反腐风暴早有前兆。2023年10月17日,时年73岁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有“棋王”之誉的柳大华公开实名举报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郭莉萍。如果柳大华举报中提及的操纵比赛、包庇纵容等指控属实,则意味着该领域可能存在系统性的问题。
郭莉萍的回避与沉默,以及相关部门的谨慎回应,在公众心中埋下了疑惑的种子。此外,多年以来,包括部分专业棋手在内,质疑王天一在象棋比赛中利用技术手段作弊者众多。如果王真的是靠作弊获得声名,那么,他背后的人是谁?
如果有关部门对敏感话题始终回避、遮掩,只会让危机进一步发酵。参照近年来足坛反腐的前例,当某个体育领域内部一潭死水,外部监管必然而至。
在体育与商业日益交融的今天,即便是看似小众的象棋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与资本的影响。相比于大多数业余或者低阶专业棋手的清苦,顶尖棋手的年收入可达百万元,这是职业体育发展的必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诱惑。王天一事件暴露了在巨大利益面前某些从业者可能面临的底线失守。这不禁让人追问:在荣誉与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如何坚守体育精神的底线,如何确保竞赛的公平与透明?
象棋界的这场风波,是对整个行业自律与监管机制的一次警醒。除了执法部门的介入,揪出藏匿其中的腐败者之外,象棋界亦需借此机会,深化行业治理、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监管透明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是摆在象棋界乃至整个体育界面前的迫切任务。
(作者系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