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煌·悦读】玄奘的敦煌情缘

唐僧,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说和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保驾下,西天取经,荣归长安,弘法为民,功不可没。
然而,唐僧的原型玄奘,与神话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毅力顽强,挑战极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且与敦煌有着一段割舍不了的情缘。
(一)玄奘取经回归敦煌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敦煌简史》(张仲)记载,“唐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由长安经凉州、瓜州等地,出葫芦河上的玉门关(这里是瓜州境内的唐玉门关,并非敦煌境内的汉玉门关),去天竺(印度)取经。”“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天竺归国,唐太宗李世民命敦煌官司于流沙(今雅丹地貌一带)、阳关迎接。”由此可见,玄奘取经到过敦煌是不争的事实。
当年玄奘从流沙到阳关后,敦煌官民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玄奘因此踏上了归国的“阳关大道”。因而在敦煌民间留下了阳关晒经石、野麻救唐僧、为敦煌赠诗的传奇故事。
话说玄奘在从流沙到阳关的路上,由于没有祭拜阳关关神,就在快到阳关的时候,突然刮起了狂风并夹杂雨雪,白龙马被沙漠中的一块黑石绊倒,背上驮的经卷散落了一地。玄奘立即祭拜关神,天气豁然转晴,玄奘和随从捡起经卷在黑石块上晒经……
图片
阳关晒经石
玄奘到达阳关后,因一路劳累,突发高烧。阳关官吏用附近野麻湾的野麻(罗布麻)熬药为他退烧,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如今,野麻湾犹在,野麻生生不息。用野麻加工的罗布麻茶,已成地方特色绿色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离开敦煌时,玄奘为当地虽处边地,但弘扬佛法,民风淳朴,政通人和的景象所感染,欣然为敦煌赠《西天取经颂》一首,诗云:“晋宋梁陈齐代间,高僧求法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辈曾知前辈难。云岭崎岖浸骨冷,流沙波浪彻心寒。当佛发原前途进,往往将经容易看。”这首诗歌颂了历代高僧矢志不渝,不畏艰险,弘法传法,为民造福的厚德大爱。此诗曾收于清代《敦煌县志》和《重修敦煌县志》(吕钟编著),留下了一段玄奘与敦煌的诗话情缘。
(二)敦煌艺术中的“玄奘取经图”
说起玄奘与敦煌的情缘,敦煌艺术中的《玄奘取经图》更是弥足珍贵。这幅图出自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同属敦煌艺术的母系。
段文杰先生曾在《佛在敦煌》一书中介绍:在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窟,共发现六幅唐僧取经图,这六幅取经图的共同点为:一、出场人物法师和猴行者。法师即是玄奘,为青年高僧,着汉式大袖襦,长裙,田相袈裟,完全为汉僧风貌。均作行进途中巡礼朝拜情节,多数表现西游,白马空鞍自随。少数描写东归,白马驮经,猴行者负经。六幅画面象征性地表现了十七年的艰苦取经经历。二、悟空为猴相,由于画师对猴行者的理解及艺术修养、表现技巧不一,造型也各有差别。因此,有的人相似猴;有的猴相而有人味;有的一手持金环锡杖,一手举额前,定睛眺望。
这六组西夏时期的壁画充分说明,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早已形成,吴承恩《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的神情风采,正是集中了几代艺术家创作的养料,后形成小说。
透过一幅幅美妙传神的唐僧取经画面,使人犹感唐僧取经虽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
榆林窟的“水月观音”(玄奘取经图)壁画,线条精致,色彩浓丽,细密的衣纹如水银泻地一般飘然而下,显得高贵而神秘,更为敦煌艺术锦上添花。当年张大千在榆林窟看到“水月观音”壁画时感慨地说,榆林窟“水月观音”的艺术境界,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水月观音画法始创于唐,流行于宋。但作为壁画内容,唐、宋时期均所见不多。及至西夏,其画法流传渐于广泛,所以在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西夏晚期洞窟,多有这种题材的画面。尤其是东千佛洞的“玄奘取经图”无论从色彩和线条上,都达到了极为严正工细的程度。今天。水月观音“玄奘取经图”称绝于世,成为敦煌艺术的奇葩。
玄奘西天取经的神话源于宋代,流传的文字资料和民间传说在当时尚不缺乏,唯有壁画表现形式非常罕见。据说江南某寺院曾有壁绘的唐僧取经图,但随寺院圮颓早已无存。
图片
榆林窟唐僧取经图
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唐僧取经图”,相映成趣,相映生辉,为后人留下了玄奘西行东归弥足珍贵的绘画资料,比《西游记》的成书要早300多年。
玄奘西行东归,万里取经,敦煌和瓜州是他绕不过去的地方,也是他梦绕魂牵的地方。今天,当人们面对榆林窟玄奘取经壁画时,思绪不由飞越千年时空,追忆大唐高僧,眼前浮现出1300年前那远去的一幕幕……
(三)“玄奘之路”薪火相传
敦煌,作为玄奘取经西行东归之地,古往今来,彼此的情缘连绵不断。
图片
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
2004年5月30日至6月1日,由中国晚报协会主办,全国50家晚报记者参与的“莫高葡萄酒杯 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敦煌之行活动在敦煌举行。活动主题为“寻访西天取经路,采写新版西游记”,旨在通过全国晚报记者的不同视角,对西部大开发中西游沿途城市进行强势宣传和全息推介,同时开辟一条全国西游新线路。整个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4年5月20日至6月5日,从陕西西安出发,经甘肃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到新疆乌鲁木齐结束。第二阶段从2005年5月开始,从乌鲁木齐出发,经楼兰、罗布泊,过巴基斯坦、尼日尔,到印度结束全部行程。
当时笔者陪同记者朋友们参与了“敦煌行”采访全过程,并赋诗留念:“重走玄奘取经路,千里河西到沙州。寻访旧迹览新貌,一路采风写春秋。改革开放新丝路,玄奘精神励长征,飞天儿女展风采,薪火相传化彩虹。”
时隔两年,2006年5月,“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简称“戈赛”,在瓜州、敦煌之间起跑远行。这是由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曲向东发起的由全国华语商学院参与的ENBA体验式文化赛事。比赛路段在甘肃和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即当年玄奘西行经过的“八百里流沙”,旨在践行“理想、行动、坚持”的理念,重走玄奘之路,弘扬玄奘精神。瓜州和敦煌作为“戈赛”的首发地和大本营,更是敞开胸怀,迎来送往。
截至2023年,“戈赛”已成功举办18届(其中2023年2届)。来自全国各地的“戈友”们追寻玄奘足迹,挑战生命极限。
如今,玄奘之路,接力向前;玄奘精神,薪火相传……
撰稿|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