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奥运选拔中的世乒赛单打冠军:13人几乎全部入选单打,仅1人例外

全文1898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在国乒奥运选拔中,历届奥运会前一年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选手几乎都能拿到参加奥运会的门票,仅1人例外。

02其中,邓亚萍、王楠、丁宁都曾两次在奥运会前一年获得世乒赛单打冠军,均两次入选奥运单打阵容。

03然而,1987年世乒赛女单冠军何智丽是唯一例外,她那次夺冠被认为是意外,因此没有入选次年的汉城奥运会单打。

04除此之外,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一年,导致2019年世乒赛单打冠军马龙、刘诗雯等待两年才参加奥运会,结果马龙入选单打,刘诗雯落选。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自1988年乒乓球被引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国乒已经十次参加该赛事,自然也进行了十次队内选拔,竞争非常激烈。而在所有角逐奥运资格的运动员中存在着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总共才13人,但其中的12人都能拿到参加奥运会的门票、且入选单打,仅1个例外。
准确地说,这13人中的12人参加了15次奥运单打,因为有些运动员不止一次获此殊荣,堪称队内竞争中的“钉子户”,他们就是——历届奥运会前一年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选手,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一群体的成员究竟有怎样的特殊性,能让自己如此获教练组的青睐?
一、历史回顾
图片
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过去十届奥运会前一年夺得单打冠军的国乒选手入选奥运会的情况——
1987年世乒赛:男单冠军江嘉良入选次年的汉城奥运会单打,女单冠军何智丽落选;
1991年世乒赛:国乒无缘男单冠军(瑞典选手佩尔森登顶),女单冠军邓亚萍入选次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5年世乒赛:男单冠军孔令辉、女单冠军邓亚萍均入选次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
199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刘国梁、女单冠军王楠均入选次年的悉尼奥运会;
2003年世乒赛:国乒无缘男单冠军(奥地利选手施拉格登顶),女单冠军王楠入选次年的雅典奥运会;
2007年世乒赛:男单冠军王励勤、女单冠军郭跃均入选次年的北京奥运会;
2011年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女单冠军丁宁均入选次年的伦敦奥运会;
2015年世乒赛:男单冠军马龙、女单冠军丁宁均入选次年的里约奥运会;
2020年没有世乒赛,所以不存在哪位单打冠军能入选次年的东京奥运会;
2023年世乒赛:男单冠军樊振东、女单冠军孙颖莎均入选次年的巴黎奥运会。
图片
如前所说,在国乒的十次奥运选拔中,几乎所有前一年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运动员都拿到了单打资格;此外,邓亚萍、王楠、丁宁都曾两次在奥运会开打的前一年获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结果两次都入选了奥运会的单打阵容。
唯一的例外就是1987年世乒赛女单冠军何智丽,不过众所周知,何智丽的情况极其特殊——毕竟在教练组看来,她那次夺冠原本就是个意外,那么对奥运选拔造成影响也就不意外了。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原定于2020年开打的东京奥运会被推迟一年,这也导致2019年世乒赛的单打冠军马龙、刘诗雯等待了两年才参加奥运会,结果是马龙入选单打、刘诗雯落选,这也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问题,详情请看下文,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二、为什么?
图片
至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资料能证明国乒明文规定了奥运前一年的世乒赛单打冠军必定入选奥运单打,但事实却是无可辩驳的:这种选拔几乎成为了队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么教练组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其实深入思考的话也不难理解,只要弄清楚了以下两个问题,答案就会自然而然浮出水面,那就是——
第一,世乒赛单打冠军的含金量;
第二,奥运会前一年大赛冠军的含金量。
图片
熟悉乒乓球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世界锦标赛过去是乒坛的第一大赛,在1988年以后逐渐让位于奥运会,但也仅此而已:我们常说乒坛有“三大赛”,其中奥运会、世乒赛的规格是远高于世界杯的,更强于其他赛事。
而且由于赛制不同,世乒赛单打对运动员的技术实力要求可能比奥运会更高,因为参赛的选手更多,比赛的轮次也更多,所以要求大家有更加充沛的体能、精力以及应对特殊打法选手与黑马的能力,同时还要承受大赛的心理压力,的确不好打。
注:这里并不是说世乒赛冠军的含金量就一定比奥运会更高——奥运会对于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更大,侧重点各有不同。
图片
能在世乒赛上夺得单打金牌固然是对一个运动员实力的高度认可,所以大家就能看到当年张继科、丁宁的队内位置原本落后于马龙、刘诗雯,但在2011年世乒赛单打夺冠后立刻就实现弯道超车,挤下后两位队友入选奥运单打。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任何冠军都是有“保质期”的,而世乒赛两年才打一次,于是奥运会前一年的单打冠军是“香饽饽”,可要是前三年、两年的就不“新鲜”了,原因也很简单:
前一年夺冠,说明你状态好,随后维持一年左右还能够一鼓作气,但再往后推就很容易再而衰、三而竭了。
所以在2019年夺得世乒赛女单金牌后,刘诗雯原本是有很大概率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比赛被推迟一年,所以教练组就要继续考察她的状态,结果不太乐观,而男单冠军马龙的状态相对更好,且男队后备力量不如女队,所以他最终还是以32岁的高龄入选。
刘诗雯尚且没有拿到“护身符”,2017年、2021年世乒赛女单夺冠的丁宁与王曼昱就更难了。
三、外协会的选择
图片
事实上不光是中国队,外协会如果有运动员在奥运会前一年的世乒赛上夺得单打冠军,那么入选接下来的奥运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991年世乒赛男单冠军佩尔森、2003年世乒赛男单冠军施拉格就是如此。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其他队伍的竞争还不如国乒激烈,能拿到世乒赛单打冠军的运动员自然是教练组的最爱,怎会舍得让他不参加奥运会?
另一方面,大赛成绩好、奥运会前一年状态好的人,凭什么不让他上奥运会呢?如果国乒会这样思考,那么外协会岂会例外?道理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中外之分。
那么大家对这个话题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