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抗战老兵、广州日报原副总编辑郭玠:百岁党员最后的党费

2024年春天,广州日报原副总编辑郭玠病逝,享年104岁。至此,广州日报名列抗战英雄谱的老报人已经全部离世。他们少年热血,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投身抗击日寇的各条战线;中年办报,在南国潮涌中见证并推动着时代向前。他们亲历过的山河岁月,他们磨炼出的坚心与毅志,都非常人能及。
郭玠一生信念坚定,对党赤诚,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郭玠之女和当年同事,谨以此文怀念这位百岁党员、抗战老兵、南国报人。
图片
郭玠
近日,郭玠之女郭汉华找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为郭玠去世当月补交党费,她说老父亲在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最后的党费一定不能忘记。
据郭汉华回忆,遵照父亲遗愿,春天的那场告别仪式办得十分简单,只有至亲到场。她为老人置办了一身崭新的新四军军服,现场播放的并非哀乐,而是昂扬的《新四军军歌》,“老爸的心思我懂,他更愿意以一个老战士的姿态离开。”
烽火:矢志不渝的抗战老兵
郭汉华至今仍清楚记得,父亲缠绵病榻的最后几个月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但突然有一天,他在病床上哼唱起国歌,而且从头唱到尾。“老爸年轻的时候会拉手风琴会吹口琴,但他从来没在我们面前演过、唱过,所以这个情景我印象很深。”
昏迷之际,也许老人是想起了南通沦陷后的1940年,那个高中没毕业就毅然投奔新四军的少年。从南通到海安,从海安到盐城,在那一年的冬天,郭玠成为抗大第五分校的第一期学员。从抗大建校到抗战胜利,延安总校和遍布各处的十几个分校,培养出了十多万名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也许老人是想起了1941年4月,20岁的青年庄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此后,他在新四军军工部榴弹厂做过文化教员,在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担任过教育干事,在山东任过区长、县委秘书,在靠近敌据点的边缘区一边应对扫荡、一边组织生产。在抗击日寇的岁月里,他夜里时常需要转移,有时在老乡家里铺一堆干草睡下,或者睡门板、枕砖头。希望和信仰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火把。
也许老人是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自己所度过的艰难岁月,在种种折磨痛苦中,他坚信:党一定会给我作出正确的结论。数年之后心愿达成,他把补发的工资一次性全部交了党费。这个每晚一碗清粥几根叶菜的俭朴老人一直在交“特殊党费”——汶川地震带头捐款,南亚海啸把千元款项送到报社,新冠疫情初起时老人一次性捐款万元。
我仿佛看到那个国歌一响就凝神倾听的老人,那个国家公祭日笛声一鸣就起立默哀的老人。百岁志不变,他胸怀的还是当年那颗炽热丹心!
图片
爱情:甘苦与共的爱人同志
郭老的遗物中有几本他自己整理的相册,其中八成以上都是他和妻子的合影,黑白照尤其多,孩子们在影集里只能算配角,这在那个年代是稀有的事。女儿说:“老爸老妈的感情太好了,他们才是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几乎寸步不离,有说不完的话。”
郭玠与刘凤梅相识于1941年,凤梅在郭玠的介绍下入了党,成为附近各村参加革命最早的女青年。那一年,郭区长染上了黑热病,脾肿大,面部发黄,肚子发胀,后来连床都起不来送去了医院,凤梅赶了两天路走了100多公里去探望他,郭玠被姑娘的一片真心打动了,二人相约赶走日寇再论婚嫁。1945年日本投降后,经过组织批准,郭玠与凤梅结婚了。穿着旧衣服,盖着旧被子,连喜糖都没有一颗,他们在艰苦的岁月订下海誓山盟“永不叛党、生死与共”,两人开始了甘苦与共的一生。
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母亲说什么,父亲都是支持的。父亲平日里不怎么开口,但每天一吃完晚饭,两个大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凤梅正患着肺结核,低烧长期不退,两口子即将被迫分离,他们执手在星空下相约:毕生信仰不变,终有机会相聚。在干校的日子里,郭玠每个月都从自己微薄的收入里拿出三分之一寄给凤梅年迈体弱的老父,而这一切,凤梅当时并不知情。是这样的相互支撑、同心同契,是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与共让二人彼此忠诚、相爱一生。
郭老鲜少应酬,无事都在家里。两人一起买菜,一起散步,凤梅患了喉癌,已经79岁的郭老每天陪妻子去做放疗,在病床前端茶送水、心疼不已。凤梅曾经感动地说:“他没有表达过任何不耐烦,甚至一丝不悦都没有展露过。”
2005年,广州日报为两位老人庆祝了钻石婚纪念日。7年后,刘凤梅因病去世,彼时郭老已经90多岁高龄,每天都去医院探望妻子,听闻噩耗颤抖写下“妈妈走了,我一听,真懵了,天塌了”“一闭上眼就看到了她,一天不知要淌几次眼泪”……这张12年前写下的薄薄的纸张如今捧在我手中重似千钧,伉俪情深,感人至深。
图片
郭玠、刘凤梅夫妻老照片
务实:低调温暖的广州报人
黄汝广在上世纪50年代就来到广州日报社,他至今还记得,自己曾经因为连续工作太过辛苦得了肺炎,咳嗽吐血,时任广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的郭玠知道后,立刻让他中断工作,要求医务室的医生把他送往医院,并交代一定要看牢他好好治疗,把病断根。住院期间郭玠两次前往探望。在黄汝广的心里,老领导低调、正直、务实、不争。
作为南下干部中的一员,1948年郭玠被分配到中原桐柏区党委办公室任秘书,1949年调南阳地委办公室任秘书组长,1951年在武汉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1952年,他来到南下的终点——广州。几个孩子相继在河南、湖北、广州出生,见证了这一路南下的历程。历任广州市纪检部门科长、处长和市监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之后,1960年,郭玠开始了报人生涯,成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副总编辑(那时二报合一)。
三女儿郭汉华幼时一直觉得委屈,父亲明明在报社工作,家里却连一张像样的草稿纸都找不到。那么多年,父亲连一张原稿纸、一个信封都没有往家里拿过,她只能撕旧日历用背面书写。
报纸呢?报纸也不多拿。父亲每个月只是把自己定额的那份报纸集中在一起卷成筒,寄给江苏的爷爷。爷爷从前是小学校长,颇有文化,爱读书看报。
长大以后,这样的父亲成为郭汉华最崇拜的人。在代替母亲陪伴父亲的最后12年里,她最常和父亲说的就是,“我一直是您的小粉丝”。
1983年11月,郭玠从广州日报社离休,居住在广州日报大院,开始了平静的晚年生活。他延续着报人的习惯,每天早起先读报,晚饭后一定要看新闻联播。每一年的广州日报社社庆他都觉得珍贵,在妻子还在世的时候,他经常携妻子一起参加社庆的各种活动。寡言少语的郭玠曾经公开表达过,“我深深地爱着广州日报社,这里是我的家。希望青年人好好珍惜,发奋图强,把报业集团建设得更加美好!”
图片
郭玠在家中读报。
老报人忆郭玠:
李婉芬(广州日报原总编辑):
退休那年,我第一次参加离退休支部生活会。一进门,我马上被震住了:郭老以军人特有的身板端坐在那里,100岁啊,还准时来参加支部生活!他的记忆力极好,精神甚佳,指着自己的耳朵告诉我“这里不好使了”。开会时,我在纸上写大字,把会议主要内容迅速简要地写给他看,他看得很认真,全程专注。之后,我发现他除了因病住院,均会准时参加支部生活会,并从来不会提出需要特殊帮助的要求。
黄卓坚(广州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
郭老很好印证了“仁者寿长”的古训,他八九十岁时依然大步流星地走路。他一辈子跌宕起伏,但所有委屈都付谈笑中,他以最平和的声调,讲最惊心动魄的事情。郭老信仰非常坚定,有一次婉芬和我去看望他,郭老十分郑重地给我们展示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如沐高光时刻。郭老家的客厅挂着一幅《百寿图》,他告诉我,乐观是长寿的秘诀。
邝景廉(《星岛日报》海外区行政总裁及海外版总编辑、星岛环球网董事长):
作为负责政工的领导干部,他永远笑眯眯,永远公正正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需要胸怀,这体现品味,这是他令人油然敬重的深层次原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晓云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