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见甘肃高台 一山一水一湿地

西北的沙漠种不出玫瑰,但这里并非寸草不生,除了海,好像什么也不缺。在六月的甘肃高台,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巍巍祁连,坐“只取一瓢饮”的弱水河畔,看黑河湿地正美如画卷。
图片
高台已成为黑鹳等珍稀鸟类的栖息乐园(张汉军 摄)
六畜蕃息一座山 连峰插天唤祁连
“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这是明代陈棐对祁连山的描述。古时,匈奴语呼天为“祁连”,故此山为“天之山”。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饮马瀚海、列郡祁连,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至此,祁连山之名载入史册,沿袭至今。
祁连山上白雪皑皑,祁连山下碧草连天。巍巍祁连,绵延千里,孕育了冰川河流、草原湿地,养育了一方百姓。高台,这座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贯穿全境的绿洲城市,自古以来有“河西锁钥、五郡咽喉”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和战略要塞。
这座北依合黎山、南望祁连山的西北县城,戈壁上赛龙舟,沙漠里开出花。走在西城河路,自北向南,合黎山带来厚重的安全感,祁连雪峰则巍峨壮观;走在南滨河路,晚风呢喃,北是岸芷汀兰、万木葱茏的湿地公园,南是水之印广场夜市的烟火人间。西北凛冽的风穿城而过,粗犷且浪漫;河西荒漠的旷野人迹不多,苍凉但灿烂;少为人知的景致就在那里,神秘而不宣。祁连山北麓,高台县新坝镇红沙河村地段的马营河大峡谷,雄、奇、险、秀,峡谷尽头雪山耸立,平坦的崖顶云雾迷蒙,巍峨的祁连雪山、广袤的戈壁草滩,水天一色的祁连天池尽在眼前,峡谷两壁被大自然勾勒的五彩斑斓。
虽然高台沙枣香早已飘散,十坝胡杨林还未金黄。但只要有高山,就有你想要的烂漫。
如带向西一条河 驼铃深处古道泽
黑河,古称“弱水”,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境内,全长948公里。从祁连山鹰落峡出山后流经甘肃张掖,穿越整个高台县域,至罗城镇天城村的正义峡,日夜不息奔向额济纳茫茫的大沙漠。黑河流域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汉代引水灌田到唐代兴修灌区,再到清朝雍正时期年羹尧制定的“均水制度”,中国水权改革最先在这里试水,协调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造福了中下游的百姓。2000年调水计划的出台,调节了黑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用水的挤占,从此,黑河除了对农耕文明的哺育又肩负起了对生态文明的供给。
图片
高台县天城湖(付宗斌 摄)
水是一座城市、一个聚落的灵魂,我们的先人逐水草而居,黑河成为河西走廊、高台人民的母亲河,为了这一河清水,千百年来高台人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湿涵养着黑河,也才有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的美誉和“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的诗意。夕阳下,高台黑河显得静谧、苍凉。它一路从祁连县到居延海,为上游栽种了一片森林,为张掖孕育了一片绿洲。
虽然高台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但只要有河流,就有你想要的自由。
西北偏北一湿地 紫燕白鸥高柳绿
走近高台湿地,只见湖光戏柳、草木烟棉、鸥鸟翩翩,成片的芦苇摇曳,成群的珍禽戏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俨然成为珍稀鸟类的栖息繁殖地。作为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中亚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和停歇地,每年约6万只水禽在这里迁徙、繁殖、栖息,特别是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在高台湿地范围内筑巢繁殖,最大观测种群数量达529只。
图片
高台湿地风光旖旎(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高台县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项目,让这些弥足珍贵的湿地资源持续成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和维护河西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底。
2010年,高台县利用1万亩的城郊黑河湿地资源,建成城市湿地公园,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19年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一池波光粼粼、两行垂柳青青,绿枝戏百鸟、碧水抱千翠,昔日寸草不生、飞鸟不栖的乱石滩成了高台人民娱乐健身的打卡地、观光休憩的城市“后花园”。为了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高台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理论,在黑河两岸继续书写新的诗篇。
虽然高台没有江南的烟雨婆娑和温婉画卷,但还好有湿地,幸好有湿地。(李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