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猛攻,乌军司令被泽连斯基解职,“杀死的乌士兵比俄军都多”

6月24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852天。

俄乌双方一百多万部队,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继续缠战。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一百多个,但战事的焦点却依然是近日突显的中部顿巴斯战场的托列茨克方向:俄军推进速度如此之快,现在已分别在东部、东南部及西南部,三个方向都取得了突破,以至于莫斯科已开始担心,大踏步撤退的乌军,是否已经摆好了一个口袋阵,在等着俄军来钻?

图片


托列茨克是乌东大平原上难得的易守难攻之地。作为采矿区,托列茨克地区特有的沟壑、矿井、矿渣堆和垃圾场,都是比高层建筑还要牢固、宽广的阵地。而且,十年来,乌军的建筑部队在此地经营甚久,实际上已经把托列茨克市区及其近郊的村镇联结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拥有永久性防御工事、数万人口的筑垒区。

当然,乌军防守托列茨克地区的困难也是明显的:

首先,托列茨克筑垒区的面积比较大,是阿夫杰耶夫卡市的两到三倍之多。这对于兵力不足的乌军而言,过大的防守区域很容易被单点突破。

图片


此外,作为托列茨克市南大门的纽约镇,面积虽大,小高层建筑也不少,但其地势比较低,若外围制高点被俄军控制之后,乌军若是死守,容易打出巴赫穆特“绞肉机”之战的特点:巴赫穆特的地势就低,乌军若想守住,就要不停地向其中增派预备队。

这里需要讲一句,纽约镇这个看起来怪怪的名字,其实是很有俄罗斯年代感的,并不是基辅过于崇美时拍脑袋后的发明。早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欧洲人向新俄罗斯大规模移民时,就建了这个定居点,并取名纽约。虽然,这些移民在20世纪三十年代就被苏联弄到了远东,但只是到了1951年,冷战加剧,苏联才将其改名为诺夫哥罗德夫卡。苏联解体之后,基辅为了招商方便,又将其恢复成旧名“纽约”。

6月24日,从西南部向托列茨克推进的俄军,已经开始进攻纽约镇,战事比较胶着。但从东部向托列茨克市推进的俄军进展比较顺利:上周俄军已经攻占舒米村,占领了该村的两个制高点:沃斯托奇纳亚矿场的废料堆和塞韦纳亚矿场的垃圾场。6月24日,俄军已经攻入更西部的友谊村和彼乌尼奇诺耶村。

图片


由于托列茨克方向上的乌军,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式地放弃了大约5平方公里的外围阵地,乌军东部战线指挥官索多里中将,已被乌克兰美女议员贝祖格拉亚连骂了数日,并明确指出俄军突袭托列茨克市时,他正在和其他乌克兰将军在敖德萨的著名酒店里醉酒。

6月24日,乌克兰激进组织“亚速营”的参谋长,克罗特维奇,也加入了大骂索多里将军的行列,其甚至不点名地给索多里将军扣了一顶大帽子,指责他“搞死”的乌克兰士兵,比任何一位俄罗斯将军都多。结果,因指挥作战严酷、从不考虑部下战损而在乌军中备受争议、拥有“棺材将军”外号的索多里将军,最终在6月24晚间被泽连斯基总统解职,从而成为继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将军之后,第二位被贝祖格拉亚骂下台的乌军高级将领。

图片


由于贝祖格拉娅这位美女议员,最近也一直在骂素有“屠夫”之称的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所以,国际社交媒体上已经有很多人在猜测,只要乌军再遇到一次大的失利,江湖传说和贝祖格拉娅有不清不楚关系的瑟尔斯基将军,就真的有可能被她这位36岁的美女议员骂下台了!

现在,格纳托夫准将已接替索多里将军,出任乌军东部战线指挥官。他是一位俄军非常熟悉,甚至说是非常痛恨的乌军高级将领。格纳托夫是乌海军第36陆战旅指挥官出身,俄罗斯2014年收回克里米亚之后,其曾率军在乌东地区征战多时,并因残酷无情,于2019年被俄罗斯缺席判处了28年的徒刑。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其在时任乌陆军司令、现任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将军的领导下,具体指挥过巴赫穆特保卫战。由于作战勇猛,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后,其也曾是五位总司令竞争者之一。

图片


距离7月9日北约美国峰会还有半个来月的时间。为了能在这次会议上争取到更多的军援和经济支持,预计乌军应当会在7月初发动其预谋已久的夏季大反攻:在北部哈尔科夫战场,硬打利普岑反击战,力争将此处的俄军轰出乌克兰;在南部扎波罗热战场,继续扩大去年夏季大反攻的战果,在奥尔霍夫方向,硬攻罗博蒂诺村,但有可能则兵锋直指克里米亚半岛方向。

理想永远很丰满,但现实也永远很骨感。乌军现在确实不缺少反攻时所需要的北约先进装备,甚至在强力抓壮丁之后,也不缺少可以用于反攻的人员。但北约装备在2023年乌军夏季大反攻中被拉下神坛之后,又经受了俄军一年多的千刀万剐、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攻击之后,厌战的已不仅仅是乌克兰民众,乌军的作战意志,也早已没了当初的坚定:上了战场,存活时间不超过八小时,这种残酷,绝对是需要有立场—甚至是有信仰的战士,才能克服的。

图片


于是,为了提振乌军的士气:6月24日,作为德国官方的媒体巨头,“德国之声”发布了一篇报道,其中有乌克兰小学生军训的镜头,讲述一个青少年军事俱乐部,教小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熟悉枪械装置,学习在前线生存的必要技能。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因为,这是德国媒体第二次报道童子军之于前线的意义。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不是1945年的春天,孩子们也不是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