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农民不喜欢“村改社区”?新政作出调整,不只关于小村合大村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整体发展重心,进一步向农村转移,不少农村在未来将迎来重大变化,而且不少农村已经迎来拆迁等规划。在乡村振兴的推进下,相关措施也会跟进,比如村庄的整改。
近期,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新政出炉,其中涉及农房安全排查、旧村整治、新村建设,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等事项。可以说,它暗示着农村规划方向,和农民建房时会出现的实际变化。
图片
其实,宅基地和农房,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关乎他们生活和财产继承。所以,考虑到建设房屋问题,与大多数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农民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则有利无弊。
图片
在众多规划方式中,为何农民不喜欢“村改社区”?
农村自古以来,就是独家独院的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也造就了农民不同于市民的生活习惯。而这种生活习惯,不仅没有上下邻居,因噪音、漏水、冬季蹭暖气等问题,所造成的干扰,而且农村是人情社会,彼此喜欢串门聊天,村改社区农民住进楼房之后,沟通会变得不方便,很多人会感觉孤单和拘束。因此,生活习惯是一个因素。
与此同时,从很早之前开始,为了兼顾居住和农耕需求,农民建设房屋,会分为房体和院落两部分。也正因如此,农民可以利用院落种一些瓜果蔬菜,既提高饮食健康水平,又能节约生活花费。而住进大社区后,农民不仅要交物业费、停车费、水费,而且蔬菜米面油也只能去超市购买,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生活成本是另一个因素。
总的来说,独家独院的居住方式,更符合农民居住习惯,同时,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能够压缩生活成本。因此,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这两种因素影响下,很多农民不喜欢“村改社区”。值得一提的是,农民更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也会自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规划方式对不对,农民的体验是标准答案。
图片
新政《关于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作出调整,不只关于小村合大村。
上述《指导意见》表示,要结合旧村整治、新村建设等工程,对农房进行分类管理,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合村并居搞大社区。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因地制宜规划,是接下来农村规划的一个基本要求,接下来的规划,将会多模式并行,不只是小村合大村。而且此前政策就已经强调,合村并居必须单独批准,不能随意实行。
除此以外,上述《指导意见》表示,通过建立农户自查、镇村排查、县级巡查、执法检查四级联查机制,对农房现状进行常态化检查。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存在居住安全隐患的房屋,接下来在排查中,很可能会被要求整改或拆除。而这些排查,也能从侧面,为乡村规划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便能实现因地制宜。
图片
面对农房管理的调整,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农房管理作出调整后,农民还要保障房屋安全系数达到A级和B级,否则就会被要求修缮或重建,建议农民谨慎点。另一个是未来建房管理条款,很可能会更多,建议有建房打算的农民及时翻建房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