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岂能没有冰(古人消暑办法多)

  夏天又启动“烧烤”模式了!太阳下晒,屋里头闷,真熬煎人……咱可以热了开空调,渴了喝冷饮,出门坐公交车、地铁也是一路清凉,古人咋整?其实,古人避暑消夏的办法不比咱少。今起刊发“古人消暑办法多”系列,看看老祖宗们都有啥花样。
  冰块如今常见,不仅冰箱有制冰功能,而且有专门的制冰机,一家人出去露营,带个便携制冰机,就能满足当天的冷饮需求。古人是不是没咱这么幸福?嘿,可别小瞧了老祖宗们,他们冬天藏冰,夏天用冰,睡觉可卧冰床,喝酒可靠冰山,还有人会制冰,可不简单。
腊月凿冰
  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夏小正》,收录了源于夏朝的农事历法知识,其中就有关于“颁冰”的记载,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可见河洛地区在夏朝就开始用冰了。
  冰从哪儿来?《诗经·豳风·七月》中有答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送进冰窖藏。凌阴就是冰窖,又称冰井。
  彼时,藏冰、用冰不光为消暑,祭祀时供给冰鉴;招待宾客时供给冰块;王去世,供给冰尸大盘所需的冰块……冰之重要,可见一斑,因此需要专设官职管理这项工作。《周礼》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意思是说,凌人掌管藏冰、出冰的政令。每年夏历十二月,就命令属员敲取采伐冰块,储藏的冰块应是实际需要量的三倍。看,连损耗都提前算好了。
  夏天暑热,王向群臣颁赐冰块时,凌人掌管相关事宜。每到秋天,还要打扫冰室以备冬天藏冰,讲究得很。
冰窖藏冰
  汉魏洛阳城的南垣上有四座城门,自西向东依次为津阳门、宣阳门、平昌门、开阳门。其中,宣阳门在诸城门中地位尊贵。这里有宣阳冰室,西晋陆机在《洛阳记》中称:“冰室在宣阳门内,常有冰,天子用赐王公众官。”东晋郭缘生在《述征记》中称:“冰井在凌云台北,古旧藏冰处。”他们说的会不会是同一个冰窖?又或者是不同的冰窖,二者各有用途。
  考古工作者曾在汉魏洛阳宫城内西北部,发现一座砖砌圆形建筑基址,推测其为一处需要藏冰向上散发冷气且备有避暑降温设施的殿堂遗迹。有学者认为该殿堂为凉风观。据《洛阳伽蓝记》载:“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一作陵)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台上有八角井,高祖(魏孝文帝)於井北造凉风观,登之远望,目极洛川。”
  此处不仅视野开阔,宜游览观光,也很适合避暑纳凉,储藏在冰井中的冰块向上散发冷气,即使在酷暑时节,殿中依然凉风习习。
  考古人员也曾在洛河北岸发掘出一处唐代窖穴建筑遗址,推测其为上阳宫冰井院内为皇家服务的储冰窖遗存。
花式用冰
  据说凌云台高二十三丈,登之可见孟津。而凉风观建于其上,这么高的建筑,只能皇家独有。
  北宋名臣王拱辰在洛阳道德坊盖房子,“中堂起屋三层”,最上面一层叫朝元阁,这在百姓看来已颇为奢侈。当时,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在尊贤坊北建独乐园。
  王拱辰修朝元阁观景乘凉,司马光则在独乐园中“穿地丈余”,挖地下室避暑。洛阳城里的百姓都调侃这二位,说:“王家钻天,司马家入地。”
  地下室如果不够凉快,那就再来几块冰。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52年,楚国大臣薳(音同伟)子冯家里就有地下室,“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地下室不够凉快吗?他居然还要在床下放冰!
  原来,楚康王要任薳子冯为令尹(相当于宰相),他称病推辞,然后就回家钻到地下室里装病。躺在地下室的冰床上冷啊,他就穿两层绵袍,再套上皮裘,少吃多睡,迅速把自己饿瘦。楚康王派医生来探虚实,医生见他瘦得厉害,还真不适合委以重任。这也从侧面反映,古代有钱人家应是有私人冰窖的。
  阔气的人家里,冰窖一定也很大。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杨国忠家族子弟每到伏天就“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围着冰山设宴,不耐冻的客人竟要披着绵衣喝酒,也不知那冰山到底有多大!
制冰有方
  古人不仅藏冰,还会制冰。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为首的淮南学派著有《淮南万毕术》,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我国古代有关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书中提到了人工制冰法:“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沉)井中三日成冰。”
  据说,唐朝末期,人们在运用火药的过程中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大量吸热,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由此又有了硝石制冰法。
  有了冰,便能制作各种冰饮、冰食,古人的冰饮、冰食都有啥花样?我们下期再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