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海报】假如工业遗产会说话——六枝矿区

编者按:
文化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种文脉的传承。蕴含着万千故事的工业遗产,就是记录鲜活历史的承载。
工业和文化是国家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工业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而文化则为国家赋予了精神内涵和民族认同感。
多彩,方成贵州。工业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2023年12月,贵州印发《贵州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2024年3月,认定了16个贵州省工业遗产,其中6个已获批国家工业遗产。自此,有着巨大社会、精神、教育、美学、空间与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迎来另一个重生契机,逐一从“沉睡”中“苏醒”……
为更好地重启这一本本“城市记忆之书”,讲好贵州工业文化,即日起,多彩贵州网联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出“有声海报”——《假如工业遗产会说话》,让历史与辉煌再现,感受坚韧与美好的精神伟力,汲取奋进动力。
图片
太阳刚落,天色尚未暗透,以地宗铁路专用线为主轴线的国家工业遗产——六枝矿区内,红粘土砖、干打垒住房、苏式办公楼,完美体现了工业造型美学元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处贵州西部的六枝可谓是头顶青天,脚踏荒山,房无一间。生产方式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1956年,煤炭工业部根据中央政治局北京会议精神决定开发贵州西部煤田。从此,这块沉睡了千万年的“宝藏”正式被开垦。
图片
六枝矿区地宗选煤厂旧址
最早来到六枝的开拓者是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十一队,采样大队三分队,一一三队和一四二煤田地质勘探队。他们为了寻找黑色宝藏,几乎踏遍了郎岱的山山水水,为六枝矿区的建设,提供了普查和精查的重要资料。
从1958年起,煤炭工业部再次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陆续抽调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来到六枝矿区。
图片
六枝三线建设博物馆
据相关资料记载,1965年1月1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矿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南煤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始。1966年10月,地宗矿井建成投产,1970年四角田矿简易投产。六枝矿、地宗矿、四角田矿成为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地区煤矿工业的代表。先后建成的七对矿井及配套厂点,构成宏伟壮观的百里矿区。
其中,六枝煤矿和地宗煤矿在10余年的生产中,总结提炼的“四位一体”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获得煤炭工业部、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适应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六枝矿区无疑是“三线时期”遗留下来的一道工程景观。
翻读众多有关六枝矿区的回忆录,在“没水、没电、没房、没运输工具”的情况下,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们,靠土法上马,白手起家。在照明上,试制成功了土电瓶;在运输上,没有铁轨铺木轨,没有铁矿车制木矿车;在通风上,自制六部木风车,和用木材、竹子加白灰糊成200多米土风筒;在排水上,各井口普遍采用了土抽水管;在掘进上,没有风动工具,就用二锤钢钎打眼,迎头上,几盘钎子一摆,叮叮当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有的工人抒情写诗描述这样的劳动场面:“土法上马把井建,锤打钢钎火花现,火花映红矿工脸,英雄意志比铁坚”。
如今,原六枝矿务局地宗矿、六枝矿,凉水井矿、四角田矿、化处矿、大用矿及木岗矿,虽均已关闭,一栋栋建筑、一台台设备却留下了三线建设者们的青春。
图片
六枝三线建设博物馆
时节如流,光阴似箭。在贵州工业发展进程中,六枝矿区从寂静荒野到万千灯火,建设者们克服无数困难、历经千万曲折,但留下的拼搏痕迹,无不阐释了“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