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离您并不遥远:健康讲座助力社区残障人士提高骨骼健康意识

早上海志愿者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或骨强度下降所导致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为了让更多的社区残障人士了解自身的骨骼健康状况,近日下午,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特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副主任医师王浩医生,为川北街道的残疾人举办了一场健康知识讲座,主题为“骨质疏松症,离您并不遥远”。
讲课伊始,王主任用几张常见的跌倒图片以及数据形式,向大家解释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王主任说,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寂静的杀手”,早期无症状,很多患者在发生骨折、腰腿痛等全身症状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也有调查显示,高达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一年内由于各种原因死亡。
那么,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它,尽早开始预防和治疗呢?王主任用图片给大家展示了骨质疏松症的现状:
1. 疼痛:感到腰酸背痛的患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踝部或全身疼痛。翻身、起坐、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加重。有些患者还伴有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症状。
2. 脊柱变形:如果脊柱椎骨骨质疏松,椎体发生缓慢塌陷,会引起身高变矮或驼背,可能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3. 脆性骨折:骨密度下降后,骨质变脆,骨折可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外力和简单运动中,比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抱小孩、捡东西等。骨折部位好发于胸腰椎、髋部、骨盆、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使脊柱后弯,胸廓畸形,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 体力下降:常常表现为简单劳动后劳累加重,负重能力明显下降。
在讲到骨质疏松的预防问题时,王主任希望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保证健康的饮食;
3. 有规律的运动,如八段锦锻炼;
4. 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最后,王主任以“为全民骨健康,强健骨骼,强壮中国人”的口号,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