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有座古刹隆福寺,如今寺遗址旁有个隆福寺村

提起隆福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位于东城区隆福大厦原址的隆福寺。其实,在清东陵一带也有一座隆福寺。如今,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下面有一个隆福寺村,这个村落就是因为隆福寺而得名。
隆福寺村有一座大山,名为葛山。隆福寺遗址就隐藏在大山深处。在葛山中间,有一条山谷,古时名为西峰口,这是清代皇帝祭祖进入陵区必经的孔道。
如今,驱车沿盘山路刚一翻过这座山,便能看见远处的燕山山脉,那里是清东陵所在地。从高处俯瞰,能隐隐约约看到一座座清代陵寝。
图片
两座山峰之间的山谷为西峰口,清代时此处为进入清东陵的必经之路,远处可见一座座陵寝。隆福寺及行宫遗址在左侧大山的半山腰处。
唐代时为龙福院
清东陵的这座隆福寺比北京城内的隆福寺要历史悠久很多。这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庙宇,时称“龙福院”,但其历史在典籍中难觅踪迹。金代国史院的编修吕卿云所撰《蓟州葛山重修龙福院碑记》记载了金代之前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将这段碑文予以收录,为后人保存下了隆福寺早期的历史。
根据碑文记载,寺庙的开创颇有些神话故事的意味:唐初有一位智嘉禅师,是玉田县人,为求佛法曾云游四方。行至蓟州葛山脚下,感觉这座山有“大乘气象”,便寻得一处山洞,在里面安顿下来。一天晚上,钟声自山腰而来。禅师寻着钟声走过去。这时,一座荒废的寺院故址展现在他的面前。断壁残垣间有一块匾额,上书“龙福院”,周边有清泉数处,清浅可爱。第二天禅师便在此处结庐说法,于是这座龙福院的香火便开始兴盛起来。
辽道宗大安年间,在此驻锡的是颇有名气的有感禅师。道宗皇帝都来亲自请他出山,到皇宫里谈经论道,并为他加号为“寂照大师”。不过大师心里挂念的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后来大师向皇帝主动请缨,前往辽国的其他地区讲经布道。临走时,他叮嘱自己的两个弟子引辞法师和左录法师,管理寺院。辽代末代,由于战乱,寺院遭到毁弃。金国建立后,部分寺僧重回葛山,重修庙宇。
碑文以外,再见到隆福寺的记载,便到了清代的康熙年间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遵化州志》卷一中收录有《皇陵图》一张,在这张图的正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竣工的顺治帝的孝陵,东侧则是“仁孝皇后陵”,安葬着康熙帝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这座陵寝也就是日后康熙帝的景陵。
从孝陵一路向南就到了陵寝的总入口大红门,而大红门再向西,山峦中能见到一座标有“上寺”的庙宇,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龙福院。
乾隆重修隆福寺并建行宫
乾隆十年(1745年),清东陵在布局上有了重大调整。在大红门以南,乾隆皇帝划出了一道长达20公里的围墙。它将昭西陵以及附近的金星山都圈入了禁区,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均“赏房地移居”。这道墙便在隆福寺旁的西峰口,这是皇帝祭祖进入陵区必经的孔道,因此隆福寺也便成为皇帝正式进入陵区前最后一处驻跸之地。
随着皇帝的“入驻”,本已经有些破败的隆福寺得以整修,并且在隆福寺西侧,兴建起了一座新的用于驻跸的行宫。这座行宫初名“翠云山房”,规模并不是很大。基本格局仅有头道宫门、二道宫门和大殿,西院则是一座小型花园,有两三座小亭点缀其间。
但毕竟皇帝亲自赴陵寝祭祀,行宫如果规模过小,则难以容纳规模颇为庞大的随行人员。故而两年后,隆福寺和行宫便得到了扩建。
图片
隆福寺及行宫平面图
扩建后的寺庙和行宫,都从原来的一路建筑改为三路。隆福寺中路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以及后面的两座殿宇。东西两路则以僧房为主。
行宫原有的建筑在扩建后成为东路建筑,中路建筑为皇帝御用,进入第一道宫门后是天半舫楼,这是用于观景的一座楼阁。楼后穿过一道垂花门便是皇帝的寝宫:碧巘(yǎn)丹枫殿。从这里沿着山间小路,便能够抵达半山上的两座亭子:挹(yì)霞呌(同“叫”)月敞亭和翼然亭。
行宫的东路是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改建的,头一道宫门为坐揽烟霞,两侧为东西朝房,其后为二宫门,再向北则为皇后寝殿。其后的翠云山房殿,与皇后寝殿围合成一个院落,再往后则是类似后罩房式的建筑,供皇子们居住。
西路建筑主要为太后居住区,主体建筑包括最南侧的倒座房,向北过垂花门后,则为太后寝宫区,这里同样是两进殿宇,后方的山上有重檐四角方亭,名曰“驻云亭”,和挹霞呌月敞亭、翼然亭遥相呼应。
隆福寺行宫由乾隆皇帝钦定六景,分别为翠云山房、翠微室、坐揽烟霞、翼然亭、碧巘丹枫和挹霞呌月。乾隆帝还亲自为六景题诗,并命画工胡桂绘制成图。
清代六位帝王驻跸于此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乾隆帝对隆福寺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这次建设持续了两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完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寺庙迁建到其它地方,在原有的庙址上彻底新建一座庙宇。这次扩建也意味着隆福寺迎来了建寺以来最鼎盛的时期。
新扩建的寺院仍然是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和西路主要为僧房,中路建筑的第一进院落,主体建筑包括东西两侧的钟鼓楼和大来宝殿,其中这座单檐歇山顶的大来宝殿,供奉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造像。
穿过大来宝殿后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碑亭,里面是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重修葛山隆福寺碑记》。碑亭东西两侧为单檐硬山顶的关圣殿和观音殿,北侧则是寺庙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大方广殿。这座大殿和碑亭并不在一个平台上,而是雄踞在一个高出来的台基之上。殿内供奉三世佛,两侧则为八大菩萨。大方广殿之后为寺庙的最后一进建筑,这是一组转角二层楼阁,名为尊胜阁,功能是寺庙中的藏经阁。
隆福寺竣工的当年,乾隆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即遵照该寺庙的样式,在清西陵兴建了永福寺。永福寺在平面布局上和隆福寺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在碑亭之前,永福寺有一座石基座木质楼顶的牌楼。
图片
右侧白色处为隆福寺遗址,左侧为行宫遗址。
图片
清西陵的永福寺,以隆福寺为模板建造。
乾隆皇帝为何要在东陵和西陵兴建规模如此宏大的庙宇?答案在他撰写的《重修葛山隆福寺》碑文中。原来,在改建隆福寺的前一年秋天,乾隆帝回沈阳,拜谒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和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他注意到前往陵寝的途中会经过一座“皇寺”——实胜寺。
实胜寺作为黄教寺院,其主要目的是皇帝用来安抚蒙古诸部。于是回京城后,在从北京前往东陵和西陵的必经之路上,乾隆帝先后兴建了隆福寺和永福寺,作为皇家以及蒙古王公礼佛之所。而两座寺庙旁边的行宫,不仅为皇帝提供了驻跸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作为接见蒙古诸部王公大臣的理想场所。
经过乾隆多次改建,隆福寺成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帝王谒陵的驻跸场所。
清末安奉帝后梓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奕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大行皇帝营建陵寝成了当务之急。奕詝的原配萨克达氏在他即位之前即已薨逝,因此咸丰刚一即位,先是追封了萨克达氏皇后的身份,接下来马上开始为她卜选陵址。由于咸丰在位期间大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整个卜选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咸丰九年(1859年)陵寝工程才正式动工,然而直到咸丰去世,工程还没有结束,因此在何处放置帝后的棺椁,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把持朝政的顾命八大臣提出,在定陵西南的开阔地带,为帝后营建“暂安奉殿”,由样式雷勘察选址,并绘图呈进。但当时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财政上根本拨不出修建暂安奉殿的资金。无奈之下,样式雷提出:将京城东北郊的静安庄殡宫予以拆除,拆卸下来的瓦件、木料运抵东陵建造咸丰的陵寝。正当一切准备就绪之时,辛酉政变爆发了。
顾命八大臣中主导暂安奉殿修建的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均被赐自尽,因此原有修建方案也随即被彻底推翻。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最终采纳了奕詝的五叔,即惠亲王绵愉的建议,将隆福寺行宫西所改造为暂安奉殿,这样一来可以为朝廷节省一大笔开支,以备将来用在咸丰帝的葬礼上。
隆福寺行宫西所在行宫三路建筑中相对独立,与中所和东所有一条小溪流隔开,方便祭祀活动的展开以及护卫兵丁的守护,这套经济又实用的方案一经提出便获得了朝廷的首肯。然而此时的清政府,却连这样权宜之计的经费都快支付不起了。改建工程陆陆续续进行了快一年,这期间咸丰帝的棺椁就暂厝在景山的观德殿,直到同治元年的九月初九,咸丰的棺椁才从景山观德殿出发,奉移隆福寺行宫暂安奉殿。这还不算完,由于定陵工程同样是缺少资金,直到同治四年(1865年)方告竣工。这期间咸丰帝后的所有祭祀典仪都是在改造后的行宫西所,即暂安奉殿举行的。
咸丰帝入葬定陵后,隆福寺行宫西所恢复了原有的居住功能。几年后同治帝去世,这里再次被改造为暂安奉殿,以安奉同治帝后的梓宫。清亡后,不管是隆福寺还是行宫,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今已经踪迹难寻,只能从一些航拍图或卫星图中,隐约辨认原有建筑区域的轮廓了。所幸清西陵的永福寺和梁各庄行宫得以保存至今,为后人了解隆福寺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