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两乡,“我家的两岸故事”南京巡展开幕

一封封书信、一块块眷村门牌、一件件老物件……7月5日,“我家的两岸故事”南京巡展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呈现了迁台历史记忆,分为离乡、思乡、新故乡、返乡四个展区。据悉,展览通过影音、图片、实物以及沉浸式剧场的方式呈现出时空脉络,让两岸同胞近距离与历史对话,将持续至8月15日。
图片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先后在高雄、上海、台北、福州等地展出。本次展览在原有系列展出的基础上,新增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敌御侮、南京国民革命军学校烈士遗孤与六十兵工厂落脚台湾、迁台后代回大陆寻根续祖等两岸故事,让两岸同胞更加全面地了解共同历史文化记忆。
图片
本次展览通过影像纪录与实物收藏,运用新媒体与科技艺术,拼贴出了一幅大时代的宏观场景。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巡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采用沉浸式剧场的方式展现。“离乡”展区的大海投影就像带领观众一同参与了这场大迁徙——百余万军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陌生的岛屿台湾。展区还同步展示了包括知名作家林海音的渡海船票等来台文件,以及各种离乡渡海的心声。
图片
来到异乡遥望家乡,曾经台湾海峡就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万里之外是朝思暮想的故乡。“思乡”展区里通过一个个文物,诉说着这些迁台人物的故事。该展区还设有“我从南京来”区域,讲述着一些人从南京到台湾的故事,包括在栖霞寺出家的星云法师、生于战乱之后的企业家沈庆京等。
图片
一个仓促生火的炉灶,叫作他乡;一块新的门牌,叫作眷村;遥念故乡,落地成家。“新故乡”展区里,呈现了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而成的眷村文化,他们用来自大陆五湖四海的小吃表达着对家乡的怀念,以及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图片
1987年底,台湾老兵返乡探亲开放,一时之间隔绝了近40年的海峡两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善意与热烈交流,也洋溢着悲欢离合的亲情,与久别重逢的百感交集。“返乡”展区展示了斑驳的家书、诗人在母亲坟前涕血的诗文、写着“想家”标语的衣服等。
图片
年过八旬的高秉涵从台湾赶来参加开幕式并观展。他1935年生于山东菏泽,13岁因战火一路逃难,最后去了台湾。靠着半工半读考上大学,成了一名律师。他主动筹组了台湾的菏泽同乡会,并提供律师事务所给菏泽老兵当家,1992年开始,他开启了带老兵骨灰回乡的旅程,最远的曾送到了新疆。
图片
“在台湾的老兵们有个口头禅——活着已做游民,死后不做游魂。”高秉涵说,“我离开菏泽的时候13岁,后来回去的时候50多岁了,和堂爷爷见面了都不认识,他以为我早就死在外地了。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不要忘记历史。”
图片
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表达了观展后的感受:“我一直哭。”
图片
她强调台湾的祖先是两百多年前从大陆来台,自己也是迁台的后代,老师和很多同学都是来自眷村,她对眷村的情感很深。“饺子、锅贴、杠子头……为什么台湾会有这么多面食?这些面食都是迁台人的乡愁。”黄智贤说,“‘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对人文和记忆的留存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这一代人要守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文物,我们要努力让中国更好,以告慰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先人。”
图片
据了解,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创办于1988年,是台湾早期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非营利组织。2017年,基金会正式对外发布“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寻访迁台一、二、三代,及早期迁居来台的闽南、客家后代,迄今被记录口述历史影像的已有超过1300多位,并通过文物典藏、巡回展览、讲座论坛等形式,让大时代下普通民众的个体故事在两岸有更多的传播。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王新月 文/摄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