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从深山走向世界,土楼究竟有何魅力?

16年前的今天
福建土楼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没有钢筋混凝土
用土建起来的房子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世遗土楼
寻方圆之间,看烟火星辰
一提到土楼,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其实,客家人并不是少数民族,他们是汉族的一部分。几千年前,因为天灾战乱、外族入侵等原因,一些汉人从中原迁移到南方,最终在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安家。为了跟当地人有所区分,他们自称“客家”。在深山老林里,他们创造性地建起了自己的家园——土楼。
那时候,闽西地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客家人需要群居生活来抵御外敌。而传统的木质建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土楼就诞生了。
客家人很聪明,他们就地取材,用土、木、石、竹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用夹墙板夯筑土楼。这样的土墙非常坚固,即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仍然毫发无损,可以说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福建土楼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建筑规模气势非凡。每一座土楼大都在两层以上,最高的达到六层。有的村庄由几十座甚至上百座土楼组成,占地从几千平方米至一万多平方米。
除了满足居住功能之外,土楼也是从传统艺术观念和人文思想的集中展示。来到福建,你会发现土楼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和贵楼、怀远楼、振成楼、世泽楼、如升楼、瑞云楼……不难发现,这些名字中都藏着客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
总有人问,这些年,土楼如何从闽西南的深山之中走到世人面前,令世界为之瞩目?
其实,土楼最早被世人所识,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卫星照片,发现闽西崇山峻岭中有着数量惊人的类似导弹发射架的东西。1985年,美国学者专程来到闽西调研,回国后写了一份报告,说明卫星所发现的只是居民居住地,而非核基地。土楼,就这样意外地走向世界。
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宣布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从加拿大传回来时,所有人都无比激动。谁也不曾想过,有一天,这些样式独特的建筑会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现在回头看,福建土楼之所以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了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了特殊的见证,同时,它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土楼是建筑,它承载时代的记忆。土楼是标志,它展示族群的特质。土楼是文化,它传递美好的愿景,生生不息。
如今,土楼已经成为福建的文化明信片之一。
有人住,有人养,土楼才能千年不坏。这些年来,为了守护住土楼的“根”,福建花了不少心思。
南靖精心编制《福建土楼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河坑土楼群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等,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分批次对20座世遗土楼进行整体修缮。截至2023年,南靖已经投入了26个多亿,把基础设施搞得杠杠的,土楼居民的幸福才能稳稳;永定也开启土楼修缮大作战,现在已经有138处公共传统建筑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修缮。
不仅如此,南靖可是把“福”文化和土楼文化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有机融合两者,打造了“福建土楼 五福南靖”这个超酷的IP品牌,通过设计各种“福”文化路线,结合推出了超有创意的“福”文化文创产品,让“福”文化变得超有范儿。而永定为了让土楼更接地气、更有趣,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推出了民宿集群、数字文旅、沉浸式演艺、研学教育等各种时尚的文旅项目。
世遗未遗、土楼不土。这就是福建土楼的故事,可持续,有活力!
(来源:新福建综合福建日报、闽声公众号、《福建的世界遗产—福建土楼》、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央视网、cctv、福建纪检监察、新华网、南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