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女儿”与“敦煌女儿”,生日快乐!

全文4104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7月6日,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迎来百岁生日,同时樊锦诗也将迎来79岁生日,她是“敦煌女儿”。

02叶嘉莹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播中华诗词之美,曾捐赠一半退休金设立奖学金和基金。

03樊锦诗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使命。

042023年,樊锦诗将毕生积蓄和奖金1000万元捐出在北大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7月6日
农历六月初一
是中华古典诗词大家
叶嘉莹的百岁生日
同时,7月9日也将是
“敦煌女儿”樊锦诗的生日
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今天也为“樊同学”发文庆生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先生,叶嘉莹
叶嘉莹曾说
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
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诗词和生命的关系
被她践行得特别光彩照人
无论是读诗、写诗、评诗,还是讲诗
一颗诗词做的心都在里面跳动
令无数人兴发感动
童年背诗诵词
读诗是生命的本能
图片
叶嘉莹(中)。
叶嘉莹
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
出生于北平
父母旧学根底很好
在家学的影响下
她自幼就能背诵许多的唐诗宋词
对诗词阅读有着极高的兴趣、天赋
后来,叶嘉莹曾多次感慨
小时候背诵的《论语》
《唐诗三百首》等诗文使她终身受益
图片
童年叶嘉莹(右)。
叶嘉莹说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有道理的
小孩子阅读诗文
实际上不需要多讲
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
让他们多记忆、多背诵
即使他不能理解
只要先背下来
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后
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
如同智慧库
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图片
叶嘉莹手捧《给孩子的古诗词》。
用生命写诗
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
图片
叶嘉莹初中毕业照。
叶嘉莹出生在农历六月初一
家里长辈说这一日是荷花的生日
由此她的小名叫荷
她对荷花有着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所以16岁时,她就写了首《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图片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前在北京。
庭院里的花草,眼前的树木
檐上的新月,夜间的蝉鸣等等
任何场景,任何事情
她都能感受而生发
随口吟诵出与情景贴合的佳句
上大学后
叶嘉莹把之前的诗词曲习作
拿给老师顾随先生看
顾随先生评语:
“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
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
图片
母亲去世后的叶嘉莹。
母亲因病去世
叶嘉莹遭受到人生第一次打击
当时年仅17岁的她
将悲痛写进八首《哭母诗》:
“早知一别成千古,
悔不当初伴母行。”
图片
1948年婚纱照。
1948年结婚后
叶嘉莹随丈夫迁往台湾
不久后,由于丈夫没了工作
她便靠着辛苦教书
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叶嘉莹称这次打击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写下《转蓬》一诗
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与心境: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
叶嘉莹遭受到生命中
最为沉重的第三次打击
她一口气写出十首《哭女诗》
以此来疗愈自己的伤痛:
“迟暮天公仍罚我,
不令欢笑但余哀。”
在极痛之余
她有了一种彻底的觉悟:
不再只想着自己的得失
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大
更恒久的向往与追求
图片
叶嘉莹与家人在次女婚礼上。
叶嘉莹用自己的生命
来写作自己的诗篇
用自己的生活
来实践自己的诗篇
她的诗作写锐感,写磨难,
也写直面生活的勇气:
“入世已拼愁似海,
逃禅不借隐为名。” 
图片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
与生命相融会
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海外
不仅在写诗时,就是在评诗、讲诗时
叶嘉莹也投注着浓浓的生命情感
很多听过她课的人说
叶嘉莹讲诗
常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其中
生发出一股感发的力量
让听众从感发中体悟一种乐趣
这一特色深受其老师顾随先生的影响
图片
叶嘉莹和老师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
叶嘉莹说
顾随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没有人讲诗像我的老师顾随先生
讲得那么好
我的老师所讲的
不仅仅是讲知识
更重要的是讲
诗歌的生命、心灵、本质
图片
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后来,叶嘉莹到美国、加拿大执教
面对迥然不同的文学传统
她采用“兴发感动”这样一种方式
解读、分析、赏析中国诗词
在海外学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说,诗词中的那种感发
绝不只是知识,它是一种生命
是能够提升你的心灵和品质的一种能量
图片
1993年,叶嘉莹在哈佛大学讲演。
叶嘉莹说
我太喜欢中国的诗词了
我讲中国的诗词
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
我纵然英文说得不是很流利
或者文法不是很完整
但是我可以把杜甫、李白的感情
讲给他们听,并获得情感共鸣
图片
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叶嘉莹在海外任教时
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
这些理论都成为了
她分析中国诗词的利器
她不仅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到海外
还汲取并运用西方文艺理论
阐释中国诗词
将新发掘出来的中国诗人的生命心魂
与诗词之美传给世人
图片
叶嘉莹不负业师顾随先生的期望
终身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在海外和国内讲台上讲授中国古典诗词
不仅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和理念
还“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回国传承中华诗教
1979年春
叶嘉莹志愿自费回国
在国内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图片
在2023年南开大学举办的
“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99岁的叶嘉莹说:
“我是一生一世
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
所以我的心目之中,
只是要把古人的诗词里面,
他们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
传给下面的年轻人。”
叶嘉莹在讲课。
2018年,叶嘉莹荣获
“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
从读诗到写诗,从品诗到讲诗
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诗词教育是一种关乎生命的自我救赎
她这一生颠沛流离
唯一的根深深扎在
古典文学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诗词的女儿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她就开始用英语在北美讲授古典诗词
将古典文学之美传播到世界各地
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讲学
从七八岁的孩童
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子
再到七八十岁的学者
无不得益于她厚重的学养
叶嘉莹以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为终身事业
著有数十部中文、英文著作
在中国古典文学界
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影响深远
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着极为独特的崇高地位
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图片
也正因为了解古典诗词的价值
叶嘉莹一直致力于
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她曾捐出一半退休金——
约10万美元设立
“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后来,叶嘉莹将历年稿酬
及出售北京、天津房产的收入计1857万元
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
推动诗词教育
后又于2019年
再次向迦陵基金捐赠1711万元
图片
有人问叶嘉莹为何如此慷慨?
她淡然回应道:
“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
我内心有理想、有持守。
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2019年9月
叶嘉莹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2021年2月
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图片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叶嘉莹始终未曾停下
研究古典诗词的脚步
在一次采访中
叶嘉莹诚恳地表示
“如果说,要我总结出
最希望将中华诗词的哪一种美感
向西方世界传播,
那就是诗词中的中国人的精神。
字里行间流淌着的
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
是我最希望传递给西方读者的。”
图片
叶嘉莹说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教书
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
祝福叶嘉莹女士
生日快乐
健康长寿
北大用一份特殊礼物
为樊锦诗庆生
61年前,“敦煌女儿”樊锦诗
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毕业
2023年7月,在她85岁生日之际
北大为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
——属于樊锦诗的独家“档案”
从学籍表、成绩单、到毕业合影…… 
北京大学档案馆记录下了 
每一位学子从入学到毕业的青春记忆 
那些成长、探索与前行的点滴历程 
也将被永远珍藏于此 
连缀起一代代北大人的燕园情思 
值此毕业季,一起随着小北的步伐 
在樊锦诗的毕业礼物中 
重温历史岁月,感受纸短情长 
品味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平凡与伟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翻开一本沉甸甸的“档案书”
大学时的课程、手稿和照片跃然眼前
这是北大校友、“敦煌女儿”樊锦诗
在2023年7月的85岁生日时
收到的来自母校北京大学的特别礼物
档案的纸页将岁月定格
青春成为纪念册
樊锦诗的“敦煌情缘”从未名湖边起笔
序章写在与燕园相遇的时刻
寻访时光里的“樊同学”
在北京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的学籍表上
20岁“樊同学”的证件照
笑容灿烂依然
越过65年,在与北京相距两千余公里的敦煌
樊锦诗与年少的自己再次相遇
容貌或留下岁月的痕迹
但不变的是那份热烈的初心
图片
图片
樊锦诗入学学籍表。
这张学籍表,是樊锦诗“礼物”其中一页
这本“档案书”由北大档案馆和
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制作
用档案原件影印的方式
编印了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
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的
学籍表、成绩单、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
谱就一份独特而隽永的“燕园记忆”
图片
《那时花开——樊锦诗 彭金章燕园记忆》书影。
图片
《那时花开——樊锦诗 彭金章燕园记忆》目录。
实习报告、论文上字迹娟秀
工整的绘图至今依然清晰……
档案记载着成就背后的汗水与辛劳
每一处细节的真实还原
都讲述着属于樊锦诗的独特生命史
青葱岁月的追寻与探索
档案都记得
永存迈向敦煌的坚实步履
早在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成立了考古学研究室
 1952年,北京大学设立考古专业
也是新中国的首个考古专业
六年后,樊锦诗来到博雅塔下
开启了她与考古相伴的生涯
师长们对考古事业的热爱
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求实的风气
为年轻的樊锦诗奠定了日后的治学底色
北大人立足中国大地
对于社会、历史、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影响了她未来的人生选择
图片
樊锦诗实习报告。
1962年,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参加实习
在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者
宿白先生的指导下
她对莫高窟的几个典型洞窟进行实测和记录
在撰写毕业论文
《敦煌法华经变唐至宋住宅的几种类型》的过程中
她的学术志业与理想逐步清晰
图片
1962年秋,宿白、常书鸿、李承仙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学生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合影。
图片
樊锦诗毕业论文。
从北大出发
毕业后,樊锦诗前往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
在这里,她找到了心之归处
图片
1964年,樊锦诗在莫高窟。
严谨诚实、定力、责任担当……
北大人传承相续的传统
守一不移的扎根精神
也成为樊锦诗恪守一生的品格
正如她在2020年给北大新生的寄语中所言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
才能成为知行合一、
融会贯通的考古学者
燕园记忆,在敦煌回响
翻开档案书
在相遇的起点
樊锦诗与敦煌的结缘已留下伏笔
一张张成绩单、一份份实习报告
讲述着樊锦诗在北大校园的点点滴滴
“俄文”、“石器时代考古学”
“中国上古中古史”等课程
“优等”图章覆盖几乎整个成绩单
图片
樊锦诗毕业成绩单。
扎根敦煌数十年,樊锦诗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
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使命
带着对文物保护的热忱与忧思
她走遍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
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
第一个做出了莫高窟考古报告
《莫高窟地266-275窟考古报告》
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
图片
1998年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以来
耗十年心力,樊锦诗带领团队为敦煌石窟
建立详细的科学记录档案
在国内首次使用数字化技术
建立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和展示中心
使保护与开发两全其美
“数字敦煌”数据库首页。
与丈夫,也是北大同学的彭金章
用爱与生命践行
“相识未名湖,相守莫高窟”的誓言
图片
1967年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在敦煌。
彭金章(1937-2017),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于武汉大学任教,1986年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曾主持多项敦煌莫高窟考古发掘。
2023年,在北大125周年校庆日当天
樊锦诗把毕生积蓄和奖金1000万元捐出
在北大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
从博雅塔到莫高窟,使命和信仰
遥相呼应与回响
图片
事业系于敦煌
少年的梦却留在北大
档案记录下樊锦诗
也记录下所有北大人的责任与理想
档案纸页间岁月流淌
时间拥有了真实可感的形状
身影来去,时间更迭
不变的是
那颗热烈的初心
永远青春盛放
来源丨中国妇女报、央视科教、中国新闻网、北京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