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走进西江千户苗寨

早上海志愿者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现有1432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徒的主要集结地,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大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今年好友相约到西江苗寨,终于如愿以偿,一起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这一座露天博物馆...... 
图片
我们到达西江苗寨,停车场上人流如潮。
图片
观光车刚进西江苗寨,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照相。
图片
迎接游客的是二尊笑口常开的寿星树雕
图片
进入西江,行走在石板街上,置身于吊脚楼中,感受着独特的苗寨风情。
图片
趁导游安排住宿之隙,抓拍第一眼的美景。
图片
 吊脚楼顺山势而建,呈牛角形状,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
图片
山叠翠,水泻银,风溢香,树含情,大自然瑰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图片
山水风景,隽永清丽,意境深邃、宁静淳朴,让人陶醉。
图片
这里的苗族同胞,近千年来世世代代呵护着固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财富。
图片
凯里西江苗寨,领略西江风情,品味苗寨之美。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的河流谷地,蜿蜒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六座风雨桥,又串联起两岸生活。
图片
白水河两岸70多度的山坡上,1200多座传统苗家吊脚楼,从山脚连绵到山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依山傍水,河流之上有苗寨风雨桥。
图片
横跨在白水河上的苗寨风雨桥,沧桑古朴,造型别致,榫卯结构,叠斗架衍。
图片
风雨桥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图片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支系。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图片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来到芦笙场,这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
图片
闻名遐迩的李光雄银饰,中央台曾经报道过。
图片
这里有古朴灿烂的苗族文化,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穿行在千年的古寨,倾听古老的声音,感受苗族银饰的锻造技艺。
图片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图片
难忘的旅途,灿烂的笑容。
图片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这座古老的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经岁月打磨,寨子越发显得古朴清幽,宛如身置红尘之外,成了一座世外桃源。
图片
白水河泛着阵阵涟漪汩汩流淌,咏唱着苍凉古老的苗家歌谣。
图片
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在这里了解苗族历史渊源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片
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山上山下交相辉映,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图片
袅袅炊烟,此起彼伏,整个苗寨如同一幅水墨画。
图片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休闲和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图片
来到景区观景台,放眼望去,一千多户吊脚楼依山而建,整个寨子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图片
在观景台上俯视整个西江苗寨,绿水青山,诗意盎然。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村寨前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
图片
“以美丽回答一切”——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欣然留下的墨宝。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首凝固的诗,一幅立体的画,一曲悠扬的歌,一阕雅致的词,突显出磅礴恢弘的气势,张扬着奔放激越的活力,展示着民族悠久的文化品质。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所题:“以美丽回答一切”,西江千户苗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