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各处水域成为消暑热门选择!相关部门提醒……

烈日炎炎,不少人喜欢到临水的地方消暑,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近期我市就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再次敲响警钟。连日来,泉州各地公安机关和各级文旅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防溺水宣传和排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和群众广泛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技能。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文/图(除署名外)
现场:小孩水边玩耍隐患多
8日下午5时,阳光依然强烈,许多家长带着小孩到泉州市区刺桐公园游玩。公园荷花池里一片生机勃勃,星星点点的荷花绽放在繁茂的荷叶上,水中大小鱼儿游来游去,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两个男孩站在池边玩水、捉小鱼,身体不时往池中探,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水中。另一个男孩骑在栏杆上赏花,被保安提醒后才下来。还有三个小孩在荷花池旁窜来窜去,时不时做一些危险动作。
图片
少年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大人应加强监管。
在东湖公园荷花池,青翠欲滴的荷叶铺展开来,赏心悦目,不少游客前来取景拍照。同样有一些小孩不知危险,或跨过栏杆摘荷叶,或靠近水边玩耍,让人担心。
记者走访发现,暑期许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到公园临水的地方休闲避暑,一些人容易放松警惕,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肆意攀爬、玩水,殊不知其中潜藏着各种隐患。
图片
小孩玩水捉鱼,不知斜坡危险。
不单单是小孩,随着高温持续,许多成年人也喜欢去各类水域游泳,溺水事故风险上升。
7月1日下午5时30分左右,在泉州石笋公园六角亭附近,一名男子在江中溺水,所幸被多名热心群众救起,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6月30日,一名男子在台商区张坂镇玉沙湾海边私自下海游泳时发生溺水,正在海岸巡逻的巡特警铁骑队发现后,成功将男子营救上岸。
图片
警方加强巡查水域 (市公宣供图)
部门:排查重点水域安全隐患
连日来,泉州各地公安机关加强对辖区重点水域实施常规化、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巡查期间,重点关注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栏等基础设施的完好状态,同时严密监控是否存在群众擅自下水游泳、嬉戏或进行非法垂钓活动,全方位确保水域环境的安全与秩序。
“野外河流溪流水况不明且水下障碍物难以辨别,存在较大危险性,请大家不要贸然涉水……”洛江公安分局河市派出所民警奔走在辖区各景点,当起景区“安全导游”。在临水岸边,提醒游客在体验水上项目时要穿好救生设备,不要到未开发的水域游泳和嬉戏。同时,结合近年发生的溺水案例,向群众普及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地带、水域,辨析应如何避免溺水事故及发生溺水时应如何急救、求助、自救。
市文旅局加强对各景点景区的涉水项目安全监管,并要求景区运营方完善涉水安全提醒标志的设置。各级文旅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加强排查,提醒广大游客参加涉水活动应穿好救生衣,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玩;谨慎参与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和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提前熟知安全提示,听从专业人员指导,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提醒:掌握防溺水知识
据统计,近年来,泉州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周末、假期,人员多来自城乡结合部、农村、来泉务工子女家庭。为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学生、来泉务工子女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监管责任。需要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水渠、池塘和水库等;10岁以上少年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一、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情况下,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二、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也容易导致溺水。三、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疾病突发,从而导致溺水。
市应急管理局提醒,不到无人管理的海岸、礁石处游玩,尽量结伴同行,一旦发生意外,及时报警求助。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游泳时要先了解潮汐变化,预先做好准备动作,防止抽筋。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除了防止溺水外,夏日海边游客众多,请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和孩子,防止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