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国龙”!长城修筑史上下两千多年,这里是源头——

图片
茫茫大河,巍巍群山。河南,是西气东输的要塞,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
自先秦楚国起,一代代先民在这里叠石垒土、修筑长城,环抱一方水土,守护万千子孙。
太行秦岭,曾是畏途。如今,在这条路上,无数人追寻前辈的足迹,探寻古老的楚长城,守护这条“中国龙”。
多方寻“龙源”
金乌西坠,桑榆暮影。置身保安镇五里坡山顶,北可望20公里外的叶县县城,南可眺辽阔平坦的南阳盆地。楚长城兵营遗址,在夕阳下愈发沧桑。
长城修筑史上下两千多年,哪里是源头?河南楚长城,就是答案。
长城并非自秦方始。“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中,有关于楚长城的最早记载。
学界对楚长城是否存在一直颇有争议。有人搬出古籍,称其“以山为障,并无实筑”。也有人说,方城只是要塞,不是“长城”。
为了万里长城奉献一生的古建筑学家、长城学创始人罗哲文先生,是最早肯定楚长城存在的学术泰斗。他曾说:“有人否认它的存在……我仍相信楚长城的存在是肯定的,希望能早日定论。”
但他,没寻到楚长城。
1983年,就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发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消息的前一年,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已跋涉3万多公里、拍摄了2000多张长城照片,是“见到长城最多的人”。
而他,也没见过楚长城。
争论还在持续。
这时候,很是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强与执着,平煤集团老职工李典芳便是这样的人。2000年退休后,他多次出入深山,寻找楚长城。他坚信,群山如弓,他便是“箭”,只要穿透大山,定能找到踪迹。
2003年盛夏,他再次前往叶县。在和保安镇李吴庄村村民老续攀谈时,老续提起当地有“土龙”。
抬眼望,陡崖山脊上,弯弯曲曲的线条若隐若现,形似龙脊。凑近看,这里虽蔓草丛生、无路可走,但居高临下、守南攻北,且“土龙”确有人工垒筑石块的痕迹。直觉告诉李典芳,这可能就是楚长城。2006年,他带着这一发现自费来京,向罗哲文等名家请教。这份赤诚得到了专家们的鼓励和支持。
此后4年间,成大林一行多次来到叶县,和当地文保部门、民间爱好者“会师”。
2011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楚长城确实存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城之一。
专业考古,同步推进。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楚长城资源考古队,队长是时年29岁的李一丕。此后科学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但证明了楚长城真实存在,还勾勒出380多公里的楚长城分布线路图。
线路图显示,楚人曾依据山势地形,构建了一套由人工建筑、自然山险及河流等组成的军事攻防体系。
李一丕还在考古发掘解剖的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发现有普遍堆积大量木炭的迹象。“这在中国已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复河南省文物局——《关于河南省长城认定的批复》中,对包括楚长城在内的河南省长城调查结果进行认定。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的争议,至此一锤定音。
十余年前的一个元旦,罗哲文为楚长城题字“天下第一古长城”,并即兴赋诗:“千年疑案今终断,爱我长城不朽篇”。
守护千年痕
距今2600年的楚长城,因“中国最古老长城”从沉寂的山林回到大众视野。保护这一历经千年风霜“土龙”的技术,比想象中的更质朴。
2021年,楚长城叶县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当地对现存墙体启动保护性修缮,同时规划建设一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仲夏的叶县,夕阳西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人影依稀,施工者挥着镰刀,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荆棘。“对于长城本体的保护,先要除去灌木丛、老鼠洞,避免它们影响长城的结构安全。”施工人员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上古先民竭尽全力留下的密致夯土结构,也难扛千年风霜,如今楚长城露出地面的高度大多不到1米,观感和可视度不强。既要保护,又要展示,二者何以得兼?
还是修旧如旧。完成第一道工序后,施工人员在“土龙”上盖层土工布,并在此基础上覆土、夯实,“让楚长城的形象在老百姓眼中更突出。”
这种修缮方式,已在此前的楚长城遗址保安7段本体实验性修缮中得到验证。随后,楚长城辛店段、保安段、常村段本体也将进行保护修缮。
河南长城,不仅这一段。新密市境内,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魏长城掩映在大山中,这段长城从今黄河北岸的原阳县经郑州东向西南,顺岭穿行,在新密市跨越香炉山、蜡烛山等5个山头。
秦统一中国后,楚、魏长城被废弃,许多石料被后人搬动。伏羲山区域的一些寨堡,早至唐宋,晚到明清,都是拆长城所建。清军在新密腹地竖起的镇远炮台,也是拆长城石块而建。舞钢市尹集镇南,虎头山几十米高陡崖的长城上,还有抗日救国战士留下的防御工事。这些历史在长城上留下的痕迹,都被纳入保护范围。
古时,长城上的将士守城有责,为了保护他们背后千千万万的人;当下,修复保护长城者守城有责,他们是为了守护中华文明古老的根。
传承未敢停
日月轮换,参横斗转。长城遗址和其承载的故事,与中原大地一起迈入新时代。
去年11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密段开工,一条条浆砌石道路在山上铺开,打通了人们拥抱长城的路。“当人们亲手触摸到城墙,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一位当地的负责人说。按计划,新密将通过长城文化主题展示园和展示点的形式,展示魏长城整体游览线路。一座“长城故事”数字体验馆正在探索建设中,用VR、AR、全息影像等形式,演绎长城历史。
山巅,千年之前护卫者守过;山脚,400多年前徐霞客行过。魏长城遗址的重要节点,还包括徐霞客游记文化园、徐霞客游线展示点。明年建成后,游客可以追寻先人足迹,感受中原壮美山河,聆听长城传奇故事。
再回到叶县段。群山间,一条旅游观光风景道已建成通车,道路沿楚长城遗址走势自东向西延伸,全长近百公里。
“我们还规划了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即将开工建设。”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娄毅说,叶县将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以“中国长城·河南开端”为主题,串联长城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开放式旅游景区。
或许明年通过虚拟现实,观众可见亿万年间的山峦重现、湖海再生;可见四方文化、交流汇聚;更可见雄鸡之心、护卫山河。豫西胜景,从未将息。
传承在那一刻,有了无限意义。
图片
叶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杂草。
图片
魏长城新密段,在长城遗址之上,清代又修建了石头寨门。
图片
记者手记
成为“长城迷”
图片
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一路采访,千年历史扑面而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故土的厚重和自身的渺小。
历史的脉络在脑海中日渐清晰,我们迫不及待想去长城一探究竟。
那个下午,我们乘坐越野车在土石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一片从未见过的风景出现在眼前:晚霞映红了天际,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缓缓转动。俯瞰脚下,一侧是平顶山,另一侧是南阳盆地。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楚长城的烽火台,当年是一层层土夯出来的,如今只剩轮廓。如果不是同行的专家仔细拆解,根本看不出来这里曾是边关要塞。
同行者中,有人来自政府部门,有人来自民间,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风格不一。但点开他们的微信主页,名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长城。李典芳老先生干脆将微信名设置成“长城迷”。无论年龄,无论专业,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述说长城的故事。
受到他们的感染,我们也很快成为“长城迷”,迫不及待想向更多人讲述楚长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