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4万多亩早稻开镰收割

风吹稻浪,又是一年丰收时。7月10日,在婺城区白龙桥镇下杨村,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6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稻穗现场被切割、脱粒、“收入囊中”。10多名工人忙着为收割完的稻田上水,准备第二天的耙田作业。

图片

“今年种了730亩早稻,其中‘金早645’300亩、‘中早39’430亩,稻穗颗粒饱满,产量肯定不错。”种粮大户杨桂芳看着连片稻田,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早稻平均亩产440公斤,今年预计亩产可达450公斤。”刚与收割机师傅商量完收割作业,他又着手安排接下来的旋耕机耙田、晚稻机插作业,忙得脚不沾地儿,心里却喜滋滋的。

图片

杨桂芳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他坦言,种粮这些年赶上了好时光,眼下是种粮条件最好的时候。受益于“非粮化”整治、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模种粮补贴、机插育秧补贴、病虫害飞防补贴、烘干补贴以及贷款贴息政策、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支持,再加上从耙田、机插、飞防、收割、烘干等一系列农业机械运用,每亩的产量稳步增加,种粮收益得以有效保障,大家种粮越种越有信心。

图片

当然,种粮既要低头看地,也要抬头看市场。杨桂芳明白,种好吃又好卖的大米,除了运用新技术,选好良种也同样重要。当天,市农科院、市农技站、区农技站的工作人员还对杨桂芳种植的“金早645”田块进行了实收测产,经过称重、测量稻谷含水量等环节,测出水稻平均亩产达508公斤,获得了丰收。

图片

“‘金早645’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能力强,不仅平均亩产高,而且种出来稻谷品质也好。”杨桂芳说,晚稻种植上,他将继续种植水稻良种,为全年丰收打基础。

图片

近年来,婺城区不断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挖足粮地生产潜力,全力以赴抓好早稻扩面扩种工作。今年全区早稻种植面积共4.15万亩,比去年增加0.35万亩,预计产量高于去年。播种完成以来,整体气候适宜,农户高度重视田间水肥及病虫害管理,为高产打下了扎实基础,预计今年将是一个早稻丰产丰收年。

图片

目前,全区各地正抓紧抢收早稻,农技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确保早稻按期收割、颗粒归仓。



记者丨马晓芬

摄影丨童锡麟 刘钰婷

视频来源丨浙江卫视

编辑丨张妙娟

审核丨林玉洁

监制丨月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