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红色印记】最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致母家书

图片
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他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的一个水族农家。小学毕业时,其远在山东任职的堂叔决定资助他,16岁的邓恩铭由此来到济南,进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继续求学。之后受到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青岛市委书记等职,1931年英勇就义。
这封家书,是1930年12月5日邓恩铭致母亲的书信,长62cm,宽25.7cm,毛边纸墨笔书写。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邓恩铭离家10余载不能尽孝,对祖母和父亲离世不能在家的愧疚,以及“但愿母亲常健,儿病无恙,则将来总有使母亲享福之一日。但其平凡之职务,儿实不屑为也”。从平实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对革命事业,邓恩铭无限忠诚、坚定信念,对家人,邓恩铭却满怀愧疚。
图片
现收藏在贵州省博物馆内的家书
第二部分写的是婚姻之事。邓恩铭父母在贵州老家给他提了一门亲事,希望他早日回家完婚。信中邓恩铭主张退婚,是不得已的,“云仙对儿的痴情,亦非儿所料及……儿为人道起见,且不忍辜负云仙情意,仍主张在儿未回家之前把云仙接过来”,体现一个革命党人的涓涓柔情和责任担当。
第三部分谈到,“现闻将有大赦,儿多少总能蒙恩万一,则儿或许能在不久的将来恢复自由”。
图片
邓恩铭像
邓恩铭生前曾三度入狱,1925年11月,邓恩铭在济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后因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出狱后,他又投入革命活动,1926年邓恩铭再度被捕入狱。这一次,他仍旧不改初心,继续投身于革命活动中。1928年因叛徒的出卖导致第三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毫不畏惧,发动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和两次越狱斗争,使7名同志先后脱险,而他自己因身体病弱,未能逃脱,被投入死牢。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国民党杀害于济南市纬八路刑场。
这件书信是馆藏邓恩铭致母亲的最后一封信,1963年邓恩铭的家人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收藏。
图片
策划:杨阿敏
摄像:赵宏宇 丁新烜
文案:吴鸿媛
视频剪辑:方吉云
海报设计: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