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葡萄酒企业上半年亏损!高端和年轻化哪个是突围“良方”

全文3232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多家葡萄酒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亏损成为主流,如威龙股份扭亏为盈,ST通葡、莫高股份和中信尼雅预计亏损。

02国内葡萄酒产量连续十年下降,今年前五月全国葡萄酒产量同比下降11.1%。

03为应对市场低迷,部分企业尝试高端化和年轻化路线,但效果有限。

04然而,进口葡萄酒品牌如奔富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占据商务消费场景。

05专家认为,国产葡萄酒企业在高端化突破方面任重道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多家葡萄酒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亏损是主流。
近日,威龙股份ST通葡莫高股份和中信尼雅均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除了威龙股份上半年扭亏为盈,其余三家都预计亏损。其中,ST通葡预计亏损2750万元到2450万元,莫高股份预计亏损800万元至1200万元,中信尼雅预计亏损450万元至550万元。
“关于今年的预测,我们经常睡不着觉,就经常琢磨今年是什么样,好能好到什么样,不好能不好到什么样。”在5月份的投资者活动上,张裕董事长周洪江亦直言。今年一季度,张裕的业绩增幅也不及预期。
葡萄酒行业的寒意并非今年才出现。数据显示,国内葡萄酒产量已连续十年呈下降趋势,今年形势并未好转,前五月全国葡萄酒产量同比下降11.1%。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欲通过高端化或年轻化来突围,但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终端销售市场发现,在300元以上价格带,国产品牌仍敌不过进口品牌。至于低度潮饮,目前多集中在线上销售,线下难觅影子。
图片
盒马鲜生葡萄酒专区。
两家减亏,一家由盈转亏
ST通葡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750 万元到245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4381.45万元到4681.45万元,同比减亏61.44%到65.65%;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2100万元到1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1352.21万元到1552.21万元,同比减亏39.17%到44.96%。
莫高股份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亏损800万元到1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亏损约84万元到484万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890万元到12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亏损约49万元到44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莫高股份上周刚刚“脱星摘帽”。不过由于上交所今年4月份更改了退市规则,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如果莫高股份今年营收不及3亿元、净利润为负,或将再次“戴帽”。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莫高股份上半年业绩预告发布后,在投资平台上,有不少网民对其或将再次“戴帽”表达了担忧。
与上述两家同比减亏不同,中信尼雅同比由盈转亏。根据预告,该公司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50万元到55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16万元到816万元。去年上半年,中信尼雅净利润为621.4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790.96万元。
相比之下,威龙股份的业绩亮眼一些。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678万元到106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649万元到1020万元。去年上半年,威龙股份净亏损1306.22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922.07万元。
不过,如果细究,威龙股份盈利数据背后亦有隐忧。根据其此前公布的一季报,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846.7万元,计算可知,威龙股份在二季度依然亏损,亏损额为1168.7万元至781.7万元。
国内葡萄酒市场依旧低迷
对于亏损原因,ST通葡、莫高股份和中信尼雅三家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大环境的影响。
ST通葡表示,主要是由于受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虽然在公司董事会的努力下,公司业务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不大,使得公司出现亏损。
莫高股份称,上半年,国内葡萄酒市场仍然低迷,消费需求不足,降解材料业务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依然亏损,药品业务虽然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较快,但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整体未能实现扭亏为盈。
中信尼雅则表示,上半年,国内葡萄酒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受国内市场消费品类结构变化、政策因素等影响,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公司葡萄酒产品动销减缓,整体收入下滑,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报告期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公司上半年已采取了开展营销改革、加大营销力度、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经营业绩改善需一定时间见效。
同比由亏转盈的威龙股份则将盈利原因归结于“管理团队通过降低成本、减少费用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有效降低营业成本和费用”。
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郭宏利认为,个别葡萄酒企业业绩有起色,属于个性化问题,一方面,企业从市场和营销层面做了调整,另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来改善业绩。但在进口葡萄酒和白酒的挤压下,以及受整个消费市场不振等影响,国内葡萄酒市场低迷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葡萄酒企业规模都不够大,抗风险能力不足,很难与大势对抗。
实际上,即便是头部企业如张裕,今年一季度业绩数据也不及预期。对此,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姜建勋表示,“一季度葡萄酒行业仍未能摆脱低迷状态,经销商在全力消化春节季备货的库存。”
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葡萄酒产量已连续十年呈下降趋势,其中2022年为21.4万千升,2023年降至14.3万千升,同比减少7.1万千升。葡萄酒进口量也由2022年的33.7万千升下降至2023年的24.96万千升,同比减少了8.74万千升。
今年上半年,低迷态势依旧。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0.8万千升,同比下降11.1%。2024年1-5月全国葡萄酒产量4.9万千升,同比持平。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国产葡萄酒行业2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在2017年达到高峰,为244家,以后一路下滑,2019年至2023年分别为155家、130家、116家、119家、104家。
图片
多家企业瞄准年轻化赛道
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低迷大背景下,葡萄酒企业的突围方法也存在两种路线。其中一条是瞄准年轻化赛道,推出低度潮饮产品。
今年3月份,张裕旗下的小萄品牌推出三款低度葡萄酒新品,并号称要打造“年轻人的第一支葡萄酒”。据介绍,小萄品牌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
去年,张裕董事长周洪江还走进北京大学,对话年轻人。在今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张裕也明确表示,公司分析认为增长群体将主要来自于年轻人,葡萄酒发展的未来希望在于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壮大和成熟。
中信尼雅近年则走起了品类创新路线,先是推出了尼雅脱醇葡萄酒,利用特种膜分离技术,最大程度去除酒精,仅残留至0.5度,解决了酒精负担的同时,又保留了葡萄的香气与风味物质,非常适合年轻人以及不胜酒力等人群。中信尼雅方面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该产品“近年来销量持续攀升”。于此同时,中信尼雅又在2023年推出“HI啤”,一款兼具葡萄营养成分和啤酒饮用体感的产品。中信尼雅方面称,该产品一推出,首单销量就达到12万瓶。
不过,7月11日,在盒马鲜生,南都湾财社记者并未找到上述品牌的低度潮饮产品。在朴朴超市、小象超市等生鲜电商平台上,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未搜索到上述国产葡萄酒企业推出的低度潮饮产品。其中,在朴朴超市,搜索到的4款起泡酒中,仅有一款产自国内,其余产地均为意大利或西班牙。
图片
张裕旗下小萄品牌今年3月份推出三款低度葡萄酒新品。
高端子品牌普遍“不响”
除了年轻化,国内葡萄酒企业也一直在布局高端化路线。如威龙股份于去年推出了高端子品牌“龍闕”,相关产品单支售价高达上千元;张裕此前也推出高端品牌“龙谕”,在某电商平台上,在售的四款“龙谕”品牌产品售价从558元至1680元不等;长城高端化之路也走了多年,其天赋酒庄出品的3556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电商平台上售价为1908元;中信尼雅也持续多年推出高端产品“尼雅粒选”,相关负责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该产品为年份限量款产品,原料为当年最顶尖的葡萄原料,经过手工粒粒筛选而成,因产品供不应求仅在团购渠道小范围销售。
但不争的事实是,这些企业推出的高端子品牌整体上仍“默默无闻”,提及高端葡萄酒,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是“82年的拉菲”。
郭宏利认为,在市场低迷情况下,国产葡萄酒走高端化路线并非易事,一方面缺乏根基,另一方面与进口葡萄酒相比,缺乏品牌优势、品质优势和成本优势。威龙股份也坦承,“在中国市场上建立高端葡萄酒品牌并获得消费者认可是一个长期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不仅缺乏优势,国产葡萄酒品牌还面临老对手的返场。
今年3月2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自3月29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一消息意味着,澳洲葡萄酒重回中国内地市场。作为进口葡萄酒中的头部品牌,奔富于5月份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十个国内重点城市举办180周年品鉴晚宴活动,阵仗十足。奔富中国区总经理吴明峰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始终秉持着长期主义理念。”
图片
6月24日,奔富在广州举行180周年品鉴晚宴活动。
7月1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盒马鲜生发现,货架上在售的葡萄酒品牌并不多。被问及哪些销量较好,销售员表示,高端葡萄酒酒中销量较好的是奔富一号加州混酿红葡萄酒,售价278元;低端葡萄酒中销量较好的是奔富洛神山庄经典红葡萄酒,售价55元。
“张裕、长城等近年都在向高端市场进攻,但一直没有做起来,主要是缺乏根基。而奔富的产品覆盖了300元到上千元这个价格带,重返中国市场后会牢牢占据商务消费场景。中国葡萄酒企业高端化突破任重道远。”郭宏利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实习生 林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