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进展来了!“果菌王”已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完成DNA检测

图片
课题组将苹果切开进行观察研究 受访者供图
  7月4日,浙江网友@沛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自家苹果“长蘑菇”的照片,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调侃其为“果菌王”,也有网友表示“这很有研究价值”“肯定会有专家来研究”。
  果不其然,几天后,网友@沛容就在社交媒体上回复网友称,该苹果已通过顺丰发往昆明,赠送给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位博士作进一步研究。此后续一出,不少网友都称这是“自己参与程度最高的科研项目”,还有网友指明“要尝尝苹果味的白参”。
  那么,“果菌王”如今怎么样?这个号称“网友参与程度最高的科研项目”进展如何了呢?
图片
网友@沛容社交媒体截图
  从网友@沛容手中获得“果菌王”的就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的许博士。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赵琪的带领下,该团队曾将包括羊肚菌、黑牛肝菌、金耳、白参等云南高原特色食、药菌菌种通过神舟十二号、十四号、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几天前,许博士在网上看到了网友@沛容发布的“苹果长蘑菇”照片,他靠肉眼观察便确定,苹果上长出的是裂褶菌(白参)。“它是很著名的食药用菌,形态特征非常明显,呈扇形或肾形的菌盖,菌盖表面有白色的绒毛,并且菌褶呈辐射状扩散。”许博士表示,通常来说,白参更喜欢生长在腐烂的木头上,此前也有发现裂褶菌长在新鲜的桃子、芒果、柿子和椰子壳上,但是生长在苹果上的非常少见,且从图片上看,菌株长势非常好。他认为,对该苹果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菌种选育价值和栽培价值。
  于是,许博士联系上了网友@沛容,意图购买苹果进行进一步研究。网友@沛容也在得知许博士的来意后表示,愿将苹果赠送于他。
  拿到这颗苹果后,课题组首先将苹果切开,对其内部进行了观察,并初步判定:在苹果的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自然环境中的白参孢子掉落到苹果上,而由于苹果有伤口,白参孢子便在苹果木质的菌柄上萌发,随后逐渐扩散到苹果果核和菌肉中。“当空气湿度和温度都适合白参生长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子实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白参。”许博士说。
图片
从苹果不同部位分离出来的菌丝 受访者供图
  据许博士介绍,白参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担子菌,且主要是腐生真菌,靠分解木质素来获取能量,但同时也被报道为是植物病原菌和内生菌。对这颗苹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选育出性状更为优良的白参菌株,为白参的生产提供参考,还可能对苹果种植有助益。“如果白参菌丝真的侵染了苹果的菌肉或者树木本体,那么有必要警惕白参可能会对苹果种植产生的影响。”
  许博士告诉记者,就具体的研究来说,首先要观察菌丝在苹果上的分布,然后挑选不同部位的菌丝,转移到PDA培养基中,后续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进行分离纯化。目前,课题组已经对从苹果不同部位分离出来的白参菌丝进行分离培养,并且通过DNA序列确定了白参的种类。“后续将进行栽培和出菇实验,并同我们上过太空的白参菌种进行对比,也想尝尝有没有网友们所期待的苹果味白参。”许博士说。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