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海澡,何以越来越“海”皮

“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闻一多曾不吝对青岛的赞美。如今,“洗海澡”与“哈啤酒”和“吃蛤蜊”一起,成为青岛人的“夏季三宝”。当这“三宝”成套安排起来,青岛人的夏天才算正式到来。
自7月1日起,青岛的九大海水浴场全面开放,海边一下子热闹起来,“下饺子”的名场面再次上演。尽管近期阴雨天较多,但海水浴场“流量”依然可观。据统计,截至7月13日下午5时,金沙滩海水浴场已接待了36.6万人次,石老人海水浴场接待了17.2万人次,第三海水浴场接待了13.9万人次。
图片
青岛金沙滩海水浴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图源:青岛市城市管理局
下海游泳,对于青岛人来说,如同走路一样平常,他们还给这种亲海生活取名叫“洗海澡”。每到盛夏,“青岛人不是在洗海澡,就是在去海水浴场的路上”。住得近的市民,有的直接穿着泳衣或披着浴巾出门,这也成了青岛海水浴场周边的一道夏日风景。
正像有大海和啤酒两种泡沫,青岛也有两个“开海”:一个是休渔期结束的“鱼上岸”,另一个是盛夏时节的“人下海”。
在青岛话中,“洗海澡”的“海”念去声,“澡”带着儿化音。“洗海澡”已内化成了青岛人的生物钟,时间像一道闸门,气温像是催化剂,人们“到点”就下海。而在“洗法”上,多年来也有着一些变化。
图片
青岛话发音的“洗海澡”
澡,要到海里洗。
把“下海游泳”称为“洗海澡”,普遍认为是青岛人的首创。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市民通常到大众浴池洗澡。而到了夏天,“泡澡堂子”便被“洗海澡”取代,尤其是第一海水浴场,人多得就像赶大集。文史专家鲁海曾说,那时青岛人把大海当作澡堂,独创了“洗海澡”这个词。
关于浴场的热闹,吴伯箫在《岛上的季节》中的描写极为生动:“水里边,真是万头攒动,活泼的像游鱼,灵便的像野鸭,拙笨的像河豚,喳喳哑哑,肉,曲线,海水,粗波细浪,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做热天,出汗是怎么回事呢。在水里浸着,在沙上晒着,有的人连饭都不回去吃,直待到傍晚才收拾散去。”
如今,“洗海澡”的人中很多是“玩家”。青岛籍演员朱媛媛曾在一次节目中说,自己就是一个不会游泳的“洗海澡”爱好者。会不会游泳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鱼之乐”——在海中泡一小时变成“冰镇西瓜”,趴在气垫海龟上自在划行,拍一组美美的沙滩照,开一场“水中Party”……不断有新玩法被“解锁”。
游,远近有段位。
浴场里,自然不乏很多的游泳“练家子”,他们为了健身而来,狗刨、蛙泳、仰泳……变换着泳姿在浪里浮沉,享受着水中的有氧运动。游泳“段位”较高者,每天会向着防鲨网游上几个来回。还有的资深“泳士”,有着横渡汇泉湾的辉煌经历。而“冬泳”则是游泳的“顶配”。
图片
“洗海澡”也是一项很好的亲子活动 韩星 摄
青岛人从小在海边长大,大海就是孩子们的“澡盆”。很多青岛家长认为,“娃,要到海里遛”,见过风浪的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快。特别是年龄稍长的青岛人,回忆里都会有童年“洗海澡”的美好经历:放暑假后,或跟着父母一起,或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有时学校也会组织集体“洗海澡”,大家都曾是“乘风破浪的少年”。
不同的地方,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相同的快乐。生活在湖边的人们,常办诸如开湖节、龙舟节、渔家文化节等,而在沿海地区,有着祭海节、开海节等节会。
“夏季三宝”,好比是一场场“印象青岛”情景剧。“吃蛤蜊”有蛤蜊节,“哈啤酒”有啤酒节,而“洗海澡”作为本土原生词,带着一股“蛤蜊味儿”,成为青岛的一个城市文化标签。
“风从海上来”。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海水浴场的城市之一,上世纪初,青岛的海水浴场就开风气之先,成为张扬青春与活力的所在。但一时的“不适应”或“难为情”是有的,当年老舍先生在《青岛与我》中,生动描写了自己在浴场“晾排骨”的窘态。如今,在外地人眼中,“青岛一大怪,夏天泳衣穿在外”成为一景。
“海澡”越“洗”越时尚,夏天的青岛已美出天际。热爱“洗海澡”的青岛大姨,为了防晒、防海蜇发明的“脸基尼”,成功杀入时尚圈,每年夏季都会成为浴场里的亮丽风景。
图片
7月5日,2024年新款脸基尼在青岛一浴发布 宋波鸿 摄
“蓝色阿勒泰”。“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得到证实,“洗海澡”也一定是因为“DNA动了”。
这是城市中治愈心灵的烟火气。青岛人的“洗海澡”,就像武汉人的“过早”、成都人的“摆龙门阵”一样,成为一种城市文化。不少青岛作家也屡屡将其融入作品中,使得“洗海澡”与青岛的连接度更加紧密。如作家阿占在散文集《海货》里写道:“七八月的大海,钻石一样透彻。我纵身而入,不舍上岸。泳在海中,亦如睡在梦中,泳姿可以和睡姿一样惬意,任我变换着角度……”
烟火气升腾,“巧克力大爷”成新晋青岛“特产”。他们身上,折射的是青岛人的善良与淳朴,也是一座蓝调城市的温暖底色。
图片
“巧克力大爷”成青岛新“特产” 孙启孟 摄
“泳者”亦“勇者”。《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勇敢,常被看作海边人的品质。
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青岛人宋坤说,大海就是孩提时代的“玩伴”,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爸妈一起洗海澡,与海的亲近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对海的渴望。青岛“独臂船长”徐京坤,怀揣航海梦想,克服多重困难,终成为一名战风斗浪的勇士。永远的船长郭川,更以顽强的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成为航海界传奇人物……
作为著名“游泳之乡”,青岛的游泳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今天,张展硕等年轻选手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洗海澡”是青岛人与海的故事之一。故事中充满了青岛人对海的依恋,而大海,也在塑造着青岛人的品格。
由“洗”到“游”和“嗨玩”,“洗海澡”的内涵和玩法在不断丰富,并不断显示出外溢效应。这一城市文旅名片,如何变得更加亮丽?
图片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石老人海水浴场也人潮涌动 图源:青岛市城市管理局
比如,在资源整合中更“悠游”。
五六月份“20℃+”,七八月份有“洗海澡”,青岛的整个夏天都可以畅享清凉。青岛也在不断整合“凉爽资源”,放大文旅综合效应,做强“海滩经济”。
今年,青岛组织修订了《青岛市海水浴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海水浴场管理。如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升级智慧浴场系统,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公共安全服务质量;探索“文化+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创新海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态。
比如,在潮涨潮落中更“乐游”。
“中小学生暑假计划表上,很少有洗海澡这一项”“年轻人似乎也没有父母那代人的热情了”……有人发现,近年来,“洗海澡”的本地人特别是年轻人似乎在变少。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与生活节奏加快、健身休闲方式多样化、游泳馆数量增多、注重美白怕晒黑等原因有关。作为“海的儿女”,多拥抱大海,既可以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快乐,也可在搏击风浪中锻炼勇气和毅力。
比如,在跨圈融合中更“远游”。
“大海的泡沫”与“啤酒的泡沫”,有过一次完美的牵手:几年前,青啤推出了一款“7天鲜”啤酒,将“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的“青岛幸福三宝”印在了罐体上,让“洗海澡”随着酒香“扬名”全国。
从浴场沙滩上走出的脸基尼,不仅是洗海澡“神器”,还成功走红时尚圈。在青岛,脸基尼还跨界进入了艺术圈,成为潮流艺术节、国际艺术沙龙的主角,创生出属于青岛的流行文化。
图片
今年4月份,在电影《大“反”派》青岛路演现场,主演们现场佩戴脸基尼 王雷 摄
透过这些潮流文化,人们在追根溯源中,会轻易地触摸到“洗海澡”这一根脉。未来,这一“脉”动定会更精彩。
近日,在“青岛宣传”一篇文章后,有读者留言:青岛“City不City”,很重要的一点是“Sea不Sea”。让这片蓝色更迷人,让更多的游客来“See一See”,体验一下hin青岛的“洗海澡”,他们一定会爱上青岛。
作者:和声
来源|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