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践行“两山”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上杨样本”

央广网兰州7月1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梁璐)槐荫山风,恬淡浪漫,森态康养,宜游宜居。一个村就是一个景区,一汪水润泽一乡百姓,一片树林就是一处乐园。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地处崆峒区南部,距城区15公里,泾河一级支流小岔河和上杨河由南向北横穿全乡,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山峁地貌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全乡面积45.9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6.3%以上,是崆峒区南部山区优质槐花蜜主要产地。
图片
崆峒区上杨乡生态环境良好(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近年来,上杨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特色,建成了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近日,上杨乡践行“两山”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也是甘肃省唯一入选案例。
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一个农旅融合、景田一体、产村联动的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旅游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党建联建释放“森态”能量
在崆峒区上杨乡老党员朱秀琴的记忆里,几十年来小岔村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车来车往。
如今,上杨乡这个常住人口不到8000人的小村子,每到周末,仅露营基地一天就要接待100多名顾客。
该露营基地坐落在距平凉市中心城区约15公里的槐树林中。夜幕徐徐降临,民谣哼唱声中,炭火闪着红光,与帐篷里相继点亮的灯光相映成趣。
图片
小岔村露营基地驻场歌手演唱中(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坐在葱郁树荫下的木椅上,沉浸在带有青草气息的习习微风里,看崖边的秋千和玩偶渐渐隐成一道模糊的剪影——人们从市区里驱车来到此处,为的便是感受这一刻的宁静。
“围炉煮茶闻暖香,且喜人间好时节。这里依山傍水,趁着双休和节假日,我和朋友来这里体验一下,也让孩子们放飞自我,大家都感觉轻松自在。”露营基地游客秦涛说。
听草丛蟋蟀交响,看夜空星辰璀璨,静享禅意清幽的绝美意趣。这是崆峒区上杨乡找准党建联建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点的生动实践。
“我们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采取‘产业链接型’的推进方式,按照‘1+3+X+N’产业链党建联建模式,依托上杨乡‘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上杨乡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构建文旅康养产业党建联建联合党委,推动上杨乡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崆峒区上杨乡政府乡长冶万恩说。
图片
上杨乡郁郁葱葱的槐树林(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近年来,上杨乡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守绿换绿”发展思路,探索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立上杨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民族乡发展、山洪沟治理、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小岔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彩虹步道、“茶七酒八”康养民宿、“药王洞”中医药养生堂、上杨森林生态生活体验地、林间自然露营基地、上杨康旅综合服务中心暨南山耕读学苑、“忆苦思甜”古法黄酒作坊、河畔野町自主营地等乡村旅游点位……
崆峒区上杨乡文旅兴村、康养富村的发展格局已经初具雏形。
多元业态满足“多维”需求
春季桃花飘香、夏季避暑纳凉、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雾凇剔透。
在杜梨峁拥抱一棵180岁“高龄”的大树,疗愈心灵;
在中医药养生堂化身理疗师,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黄酒作坊里品尝年均气温9.4℃下,传统工艺酿造出的醇厚悠长……
图片
小岔村露营基地儿童乐园(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小岔村村民杜小虎借旅游资源经营起的农家乐红红火火,他说:“节假日的时候人比较多,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我们家的收入也比从前好多了。”
村民张喜红看到近年来乡村旅游的红火后,果断关了在城区经营的麻将馆,把多年前“放养”的老杏园子重新打理了起来。如今,“坐拥”近20亩油杏的他每天都很忙碌。
“一亩油杏大概能卖1000元左右,游客多的时候,我的油杏放到家门口就都卖光了!”张喜红说,“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得好,只要勤快,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北纬35度和1500米的平均海拔造就了上杨乡四季不同的别样风情,每立方厘米3800个负氧离子是上杨乡作为天然氧吧、康养福地的最大优势。
图片
上杨乡十里槐林中的彩虹步道(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近年来,上杨乡按照党建联建总体思路,以乡村生态游、休闲游等旅游模式为主,将小岔、早庄、上杨、石灰沟等村生态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开发包含林下自然教育研学、绿色骑行、生态家庭农场、森林书吧、森林儿童素质拓展中心、生态露营基地为主题的旅游设施,积极引进电动观光车11辆,完善了餐饮、民宿、露营、采摘、康养、骑行、林间研学、文化研学等旅游业态,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科教、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
统计显示,2023年,上杨乡文旅康养产业收入252万元,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66万元、村均23.8万元,同比增长112%以上。今年上半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5万元,以小岔村为主体的村级集体净收益已突破20万元。
在“乡村旅游型”集体经济上,上杨乡正在“吃旅游饭”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行。
文化赋能“增鲜”乡村旅游
2000余亩槐林,银白无瑕,百里飘香。
今年春夏相交之际,大批游客涌入上杨乡的槐花节,体验别具趣味的乡村休闲之旅。
从槐林中的彩虹步道骑行至南山耕读学苑,拆一封自小岔村寄出的长信,陪研学孩童在林下静静阅读,笑看树洞中爬出的顽皮身影……
图片
上杨乡中医药养生堂(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文旅融合发展”一词在上杨乡已成为具象化的存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马步升散文集《此致敬礼》首签暨西北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在上杨乡小岔村露营基地的一片槐林中举行,来自省、市、县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70多人在品读作者对西北大地的敬畏和深厚情感的同时,静享着槐林中丰沛的氧气。
为了发挥“生态上杨 畅叙小岔”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名片效应,上杨乡以文化为主题主线,坚持“文旅+乡村游”“文旅+研学游”“文旅+科普游”“文旅+中医游”的融合发展方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今年上半年,上杨乡创作完成《小岔的约定》短视频故事和《邂逅小岔》《小岔幽梦》两首歌曲,在林间自然露营基地先后举办了马步升《此致敬礼》首签仪式暨西北文化讲座和“5·19中国旅游日”文旅宣传活动暨上杨槐花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在上杨康旅综合服务中心暨南山耕读学苑举办了胡成《萧关道》平凉读者会等文化交流与宣传活动,在林间舞台举办民谣音乐会和中老年歌唱活动4次,在林间学堂举办国学讲座2次,吸引游客5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万元……“文旅+”模式正为上杨乡旅游业发展注入一剂“增鲜剂”。
图片
南山耕读学苑一角(央广网发 上杨乡人民政府供图)
冶万恩表示,上杨乡将继续发挥“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串点成线,实现全乡农文旅融合大环线,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联农带农“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