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村人”陈凯:耕种南山下,融媒乡村中

央广网宣城7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洪雅洁 韩敏)“很早以前我就有这样的梦想了,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陈凯激动地说。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的三溪镇,藏着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天地——那就是他正在精心打造的农美农庄。陈凯,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南山脚下的荒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越自然,越健康”
农美农庄坐落在南山脚下的杨村,沿着山路往上走,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玉米、红薯、小麦、覆盆子、西瓜……时令蔬菜也是应有尽有。地里,一群群鸡正在悠闲地啄食着虫子;水塘里,鹅和鸭子们欢快地扑腾着翅膀。“现在正是三伏天,东西相对较少。但到了春天,这里就会变成一片花海,特别是那大片大片的格桑花,美得让人陶醉。”陈凯自豪地介绍着他的农场,他特别强调了农庄里散养的鸡:“这些都是纯天然的,品质非常好。很多顾客都夸我的鸡肉质鲜美!”
图片
陈凯给实践队员讲解农场作物。(胡峰/摄)
除了美丽的景色和新鲜的食材,陈凯非常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他特意推出了采摘体验项目。每逢旅游旺季,许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亲手采摘新鲜的蔬果,感受那份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乐趣。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和繁忙,享受一段宁静而充实的乡村生活。
陈凯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始终坚持着“越自然,越健康”的经营理念,农场所有的蔬果都是用纯天然的有机肥料种植出来的,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仅保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更是让游客们吃得放心、安心。为了给游客们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陈凯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项目。他利用农村的自建房,结合周边县市的旅游经验和游客喜好,打造出了一间间别具一格的民宿小院。这些民宿不仅有着浓厚的田园风情,还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让游客们在享受乡村宁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
“办法总比困难多”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在创业初期,陈凯面临着荒地开发、技术匮乏、销路扩展等诸多难题,他和妻子怀揣着满腔热情回乡,却被现实情况浇了一头冷水。荒地开发,很累,但能坚持;技术匮乏,那就试,尝试各种品种,确定主打作物。最难的是如何去扩展销路和客源,陈凯绞尽脑汁,最终把目光放在了这几年的新兴的自媒体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陈凯从来没有接触过自媒体,为了农场能够做大做强,他不惜重金买了一架无人机,没事的时候就整个镇子跑,专门去拍山里的景色。他不懂运镜,就凭借朴素的直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飞一圈;他不懂拍摄,就去学习抖音的各种拍摄技巧,用手机拍下各种蔬果;他不懂剪辑,就将这些拍摄片段拼接在一起然后配乐。久而久之,还真给他走出了一条野路子,成功收获一大批流量,让他的农庄小火了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片
实践队员采访陈凯。(赵思琦/摄)
陈凯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学习和探索,坚持进行自媒体推广和宣传,还加入了直播内容来宣传当地风景和自己的农产品,他的自媒体账号“南山下守村人”到现在已经有了3000多个粉丝,也收获了一批忠实客户,客户们都亲切地称呼他的小名“观观”。陈凯高兴地说:“每到旅游高峰季节,我的农庄生意就特别好,每天都被订满。”当然,陈凯也善于听取客户建议,他十分珍惜和重视每一位客户的建议和意见,并努力改进,“客户们来自于不同地方,见多识广,有好的建议我当然要虚心接受。”
“我有一个集体农庄的梦想”
陈凯的农美农庄不仅吸引了当地和周边城市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会请村里的一些老人帮忙一起耕种,给他们提供一些轻松的就业岗位,老百姓也挺喜欢的,”陈凯如是说,“我们做起来之后,村里的基础设施相对也是有一定改善的。”农美农庄模式的成功激励了村里面一大批农户,陈凯也总是不吝赐教,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陈凯表示,他一直有一个集体农庄的梦想,希望能把整个村子带动起来,建设一个家家户户都参与农庄建设的集体经济模式,为三溪镇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他还提出,农庄建设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搭台,农庄唱戏,他得先做出一些实事来,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他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
图片
实践队员与陈凯夫妻、镇团委书记章锡禹合照。(马国喜/摄)
陈凯常常戏称自己为“南山下守村人”,正是因为有陈凯这样的“守村人”默默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这片土地才能够被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乡村的未来才充满着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