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爆火的“青年养老院”,和民宿到底有什么区别?

全文2102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年来,"青年养老院"在国内各地兴起,成为年轻人放松身心的休憩场所。

02与传统民宿不同,"青年养老院"更注重氛围营造和情感交流,为年轻人提供全新的社交方式。

03然而,部分"青年养老院"因过于商业化和追求盈利,导致概念被玩坏。

04专家认为,"青年养老院"的核心是情绪价值,体现了当代青年对于个性化和情感体验重视的趋势。

05对于想要加入"青年养老院"的人,专家建议谨慎决策,避免盲目投资或加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青年养老院”火了。“青年”和“养老”这两个似乎很矛盾的词语组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副产品是流量和热度。随着“青年养老院”概念的火爆,西双版纳、杭州,包括长沙……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各种“青年养老院”。
“青年养老院”并不是真的养老机构,而是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放松身心的休憩场所。有人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神的乌托邦,也有人想趁这个概念的火爆挣一笔快钱。
对于想要“Gap”一段的年轻人来说,“青年养老院”自然不能让他们提前养老,但在人生的高速公路上暂时下车看看沿路的风景,或许是“青年养老院”最大的意义。
最早开“青年养老院”的人:真的不挣钱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曼丢古村的“问巢·青年养老院”是目前国内知名的“青年养老院”。主理人叫路雷雷。乌托邦,是路雷雷对青年养老院的概括。
图片
△问巢·青年养老院
7月16日,记者联系上路雷雷。路雷雷介绍,青年养老院的客人以“90后”为主,偶尔会有“80后”。他强调,“问巢”是个短暂的疗愈心灵居所,只接受阶段调整心态的人,“我希望大家谨慎决定是否要‘养老’,而不是脑子一热,随大流。”
作为在国内早期发起“青年养老院”的人,路雷雷说:“‘青年养老院’的意义就是招募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换一种方式生活。”
“青年养老院”的概念火爆之后,不少民宿、旅馆、酒吧都把这个作为自己的标签,有人想靠这个挣一笔快钱。对此,路雷雷表示:“这种不挣钱为了情怀买单的东西怎么开连锁,网上好多人扬言开一百家连锁,我觉得挺搞笑的,本来挺好的理念都被玩坏了,拿来割韭菜。”他给想要开“青年养老院”的人提出建议:“不要盲目去加盟,不要盲目去投资,不要盲目去合伙。”
“‘青年养老院’真的不挣钱。”路雷雷说。“如果你看网上那些人卖方案开连锁的,基本上就是割韭菜,告诉你一堆网上可以查到的东西,最后一点用都没有。”
对于真心想要打造一个精神乌托邦的人,他提出一些很实际的建议:“首先不能随便在一个城市开,要考虑房租和装修回本。虽然说不挣钱,但是回本、基本开销还是要的。选择旅游城市,最起码旺季的时候不愁客源,能把房租这些保住。”
至于环境方面,“安静,不能离市区太远,环境要适合养老,不能太方便,也不能不太方便,最好是激发客人的动手能力,外卖是坚决不能点了。”
“有人特意来我们的小院,只是为了聊天”
肖女士的院子,很符合路雷雷所说的“不能太方便,也不能不太方便”。
7月3日,肖女士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篇《逃离城市,乡村青年养老》的笔记。她和爱人邹卓冰于2019年回到老家长沙市铜官街道彩陶源村新塘冲,打理了一个乡村小院。随着“青年养老院”的概念在网上火爆,肖女士发现,这与自己的理念很契合。“有人专门来我们小院,只是为了聊聊天。”肖女士告诉记者。
图片
图片
恰逢肖女士正想把小院把短租做成长租,她便在小红书上发布了邀请,并打上了“青年养老院”的标签:每间房可住2-3人,500元/周,1200元/月,5000元/半年。“可聚会、做饭、喝茶、画画、写字、爬山、骑行、采摘……吹吹湘江的晚风,品品大自然的清香美味。”
“我们比较佛系,在主理小院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兼顾宣扬当地文化、做文创事业。我们的价格并不算贵,客人想讲个价,也是可以少一点的。”肖女士说。
记者询问肖女士是否有盈利,肖女士想了想,回答道:“自己的老房子,不能那样算。”
现在小院生意不错,除了本地客人,也有外地游客,节假日甚至还需要招兼职才能忙得过来。但如果以前期投入来算,“目前肯定是亏钱的。”肖女士说。
虽然说到盈利,肖女士似乎不想把账算得太细,但说起客人们在她家小院共度的时光,她有说不完的故事。有人从株洲赶过来,就是为了聊天;日常忙碌的人们,来到这里,吃土菜,跟着她和丈夫一起逛铜官窑旧址,关心一个地名的来历;兴致来了,烧烤吃到半夜三四点,尽兴而散……邹卓冰是个画家,有时候客人带着孩子,他还免费指导孩子画画。
图片
△邹卓冰在院子里打桂花
“我感觉人们还是有这个需求的。我们家院子后面有个姐姐,提供一系列套餐式的服务,都忙不过来。”
虽然市场有需求,但寻求内心静谧的年轻人,绝不会满足于过于商业的一般性食宿。这又要求主理人能以充分的热情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客人,照顾到客人的情感需求。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肖女士向记者提到的那位忙不过来的主理人,最终不做了,就是因为太累。
客人需要在“青年养老院”重获再次出发的力量,主理人也需要在理想主义和商业运营之间找到平衡点和持续之道。
和肖女士一样,长沙很多打出“青年养老院”标签的民宿也还在探索阶段。一位名为“莲姐的院子民宿青年养老院”的小红书博主也在铜官窑一带开民宿。“2023年回老家改造乡村的房屋院子,我的院子里改造了几间客房做民宿,现在正在做一个‘青年养老院’的计划。”“莲姐”在小红书上如此介绍道。不过她向记者表示暂时谈不上有何经验:“我们刚开始做,还需要慢慢摸索。”
“青年养老院”的核心是情绪价值
为什么“青年养老院”火起来了?当下时兴的“青年养老院”与以往的民宿又有何不同?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雷开春认为,“青年养老院”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借用“养老院”原有的集体意象,“青年养老院”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有蓝天、阳光、大自然,还能提供客房和厨房,环境宁静、节奏缓慢、关系简单,有的“青年养老院”还提供“义工换宿”服务。可以说,轻松氛围正是“青年养老院”想要传达给年轻人的信息。
雷开春认为,“青年养老院”的核心是情绪价值。近几年,“去有风的地方”“围炉煮茶”“沉浸式旅行”等概念都因能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而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显然,“青年养老院”主要提供的也是情绪价值,体现了当代青年对于个性化和情感体验重视的趋势。“‘青年养老院’刚出现不久,不能过早对此进行标签化,也不必过于乐观,暂时悬置的态度可能更加合适。一方面,青年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包括承担后果;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给予青年更多包容,给青年探索不同类型‘社会时钟’的时间和空间。”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