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巴溪洲——走读湘江长沙洲岛大型融媒调查报告

图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邬伟 颜开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经常去巴溪洲散步的小崔,每次登岛,都会想起《诗经》里这些绝美的意境。
  所谓“蒹葭”,其实就是芦苇。巴溪洲上有成片的芦苇荡,芦花开时,层层叠叠、摇曳多姿,仿如一场无边无际的雪。巴溪洲上树木葳蕤,鸟类众多。游客偶尔一声欢笑,也会惊起林间成群倦鸟。
  如果说,数公里外的橘子洲是繁华热烈的“网红”,那巴溪洲似乎更像清新脱俗的隐者,多了几分野趣。
图片
 溯洲 岛名有个“谐音梗”,曾国藩曾在此训练水军
  巴溪洲原本并不叫巴溪洲,而是叫巴鸡滩。
  “兴马鹅洲巴鸡滩,小时候我们都这么叫。”64岁的沈小明说,湘江长沙段的前3个洲岛,名字很有意思,都跟动物有关。
  巴鸡滩因何得名已不可考。在岳麓区坪塘街道红桥村(原属望城县)工作了近40年的沈小明记得,之前有老地图,此处标注为“巴鸡滩”。
  也许,岛名太过俗气。湖南文史专家陈先枢在《长沙地名故事》中写道,2011年开发建设此洲,因“鸡”与“溪”谐音,遂雅化改名为“巴溪洲”。
  尽管面积与橘子洲相若,但巴溪洲底蕴显然不如后者厚重。地方史志中几无记载,连陈先枢也说“巴溪洲无甚历史”。
  不过,作家龚军辉曾考证,曾国藩在靖港水战大败后,羞愧难当,两次悲愤投水自尽,幸为手下救起,并被送到桐溪寺“疗养”。在这里,曾国藩找到了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处事更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后来,曾国藩将其水军也移到了相近的巴溪洲、柏家洲进行训练。如今,曾国藩的墓地就位于坪塘街道桐溪寺后的伏龙山上。
  当然,历史不仅仅是宏大叙事,还有时间长河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
  “在我小的时候,巴溪洲的洲头还只是正对现在的督抚路,如今看上去长了一两百米。”江心洲历经千百年的泥沙堆积而成,但沈小明能感受到肉眼可见的变化。他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巴溪洲分属三块,其中大部分隶属红桥村,北部洲尾有一小块属山塘村,还有一部分则归望城船舶厂。后来,山塘村的那部分渐渐被江水消蚀掉了,南部洲头部分则“长大”了不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条件艰苦,村里要吃救济粮,上岛开荒似乎是当时情境下的必然选择。最开始种高粱,后来种西瓜、芝麻、蔬菜,还为养蚕栽过桑树。但因为洲子低矮有水患,汛期常被淹,经济效益并不太好。
  关于巴溪洲,还有一个“梗”。
  20世纪80年代初,凭借“湘江”牌火柴而家喻户晓的长沙火柴厂看中了巴溪洲,决定与红桥村合作,在此建立意大利杨树种植基地。待意杨成材后,火柴厂向村里回购木材制作火柴梗。
  “树苗都是从常德汉寿引进的,意杨长得很快,也不怕水淹,两三年就能超过10米。”沈小明回忆,巴溪洲一度遍地都是高大的杨树,成为湘江洲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1年,随着打火机的兴起,长沙火柴厂生产出最后一盒火柴后宣告倒闭。而巴溪洲上的意杨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已难见踪影。
读洲 低干预造景,打卡最爱“蒹葭苍苍”
  对于巴溪洲来说,“命运的齿轮”真正开始转动,是与坪塘老工业基地的“涅槃重生”相伴相随的。
  细数坪塘的前世今生,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望城县的工业核心区,这里聚集了水泥、化工、建材等“三高一低”企业,虽然一度创造了可观的税收,但造成的污染也显而易见。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2008年,长沙市委、市政府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决定对坪塘实施“退二进三”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退出污染企业。
  打造巴溪洲水上乐园成为生态修复的一个重点。
  湘江滔滔,奔流不息。10多年后这个夏日,巴溪洲上草木丰茂,绿意盎然。走读团成员无论是骑行在干净整洁的林荫树下,还是徒步走过弯曲迂回的木栈道,都能从无数个细节里,感受到江和岛、植物和动物、人和洲,是一种自然和谐、共生共融的关系。
图片
  “低干预”是岛上景观的关键设计理念。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整体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SWA规划设计,景观项目则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王小保团队负责。
  “有别于传统景观类洲岛的规划思路,巴溪洲最大的规划特色,是一种低干预性,即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洲岛的生态本色,尽可能采取非工程处理手段,让自然做功,春风种树、候鸟衔泥、昆虫改善土壤结构。”2012年,接下巴溪洲景观工程项目后,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景观与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小保认为,巴溪洲既要有城市公园的典型性和功能性,又要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野趣和浪漫。
图片
  在这里,游道并不笔直平坦,而是随地势变化起伏。岛上坡丘坑洼凹凸有致,低洼处被设计成水塘、河道,成为长满鼠麴草、野豌豆、泽珍珠和阿拉伯婆婆纳的湿地草甸,为“海绵城市”的匠心画上细微的注脚。
  植物选种方面也大有讲究。漫步洲上,灌木、乔木和多年生草本交织相间,植物品类之盛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洲岸成排的垂柳,以及间杂各处的枫杨、楝树、杨梅、斑竹、银杏等,最多的就是水杉和池杉,约有9000株。
  “水杉和池杉都是树形挺拔的高大乔木,生命周期长,维护成本低,且耐淹耐湿。”王小保说。
  走读团成员、摄影师王志伟曾多次来到巴溪洲,他独爱拍摄杉树林,因为水杉和池杉的叶子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天嫩绿、夏季苍翠、秋来金黄、冬至暗红,“场景壮观,色彩斑斓,容易出片”。
  最具野趣也最讨喜的,莫过于洲上成片的芦苇。江风拂过,一枝枝纤细的芦苇互相摩擦发出隐隐的“沙沙”声,“芦映江滩”勾勒出宁静苍远的美。
  芦苇繁殖能力超强。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走读团,原本只在南端洲头人工种植了15亩芦苇,如今洲上四周都有成片芦苇荡。
  如若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深秋初冬季节,就会有更多游客专为绝美的芦花飘飘而来打卡拍照。
  每每此时,王小保就甚觉欣慰。他会想起在同济大学读书时,中国园林大师陈从周老师在《说园》中讲的: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是画理,也是造园之理。
  王小保说,做巴溪洲项目其实就是造一个园的过程。园子里的每一个观赏点,看起来像一幅幅不同的画,所谓移步换景,视野所及,都足够深远、富有层次。
  瞰洲 开园恰十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尽管地处坪塘街道,但巴溪洲目前与街道或村上并无属地关系。
  作为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最早开发并运营的功能区块,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由湘江集团湘新投公司开发建设,2014年10月1日开园,2017年12月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开园至今,由湘江集团旗下的湘江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维护工作。
  “在项目建设之前,船舶厂、预制厂等建筑就已拆除,原来住在岛上为数不多的企业职工、老渔民也都迁走了。”坐上观光车,湘江集团湘江运营公司城市环境部副总经理朱明为走读团当起了临时向导。他说,现在洲上唯一留存的老建筑,是原九江预制厂的一座水泥塔。
  “今年正好是开园第10年,我们估算累计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朱明表示,巴溪洲每天最大承载能力为1.2万人,但工作日来玩的游客并不多,周末和节假日就比较热闹,“天气好的时候有三四千人。”
  长河红霞、苇风芦影、柳堤春晓、林影荷塘、木龙花园、九溪烟树……从洲头到洲尾,走读团走近一个个景点,感受了巴溪洲的优美环境与万种风情。
  行至洲中,一个绿草如茵的营地吸引了走读团的注意。“这是湘江集团为丰富市民休闲体验,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的‘欢乐巴溪洲·小狐狸营地’项目,2022年8月对外运营。”湘江集团华年文旅公司招商投资部规划设计经理蔡鑫说。
图片
  “我们有套房、帐篷、天幕出租,游客也可自带装备,只需购买48元(白天)或68元/人(过夜)的入场券即可。”小狐狸营地现场负责人周俊介绍,该营地拥有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草坪,以亲子露营为主题,园区内设有萌宠互动、无动力亲子乐园、摸鱼池、乐队演出、露天电影、营地咖啡等服务。
  支一顶天幕,邀三五好友,临江吹风,喝茶聊天,想想都惬意。其实,巴溪洲上还有不少地方可免费露营。红桥村的王大海就常拿着装备、带上孩子,到洲上的银杏林中度过悠闲而其乐融融的周末。
  “小时候,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每次登上巴溪洲,90后王大海都会想起童年趣事。那时候,巴溪洲还没有桥,湘江枢纽尚未建成,枯水季节洲西河道的河床接近裸露,小伙伴们涉水上岛,快乐地放羊、摸鱼、游泳,“印象最深的是,岛上种的西瓜特别好吃”。
  时光清浅,岁月安然。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今,巴溪洲已从一群放羊娃的乐园,蝶变成为无数市民、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功能的生态港湾。
兴洲 受水患困扰,将继续丰富文旅业态
  已经完成生态旅游景区转型的巴溪洲,也有自己的困扰。
  “最明显的,是每年都会受到洪水影响。”朱明表示,巴溪洲原本地势低矮,尽管岛上部分绿地作了抬高处理,但出于行洪需要,环岛并未建防洪堤,汛期被淹已成常态。
  6月18日,湘江城市运营公众号发布闭园通知——因湘江水位不断上涨,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超设计警戒水位,存在安全隐患,当天12时起进行紧急闭园管理。
  这已经是巴溪洲今年以来第5次闭园。一般情况下,湘江水位超过33米多一点,巴溪洲环岛栈道浸水,景区智慧管理平台就会启动闭园警示。水位下落后,经过一两天的清理后可重新开园。
  遇到更凶猛的洪水,“后遗症”特别严重。2017年、2019年,巴溪洲两次遭受洪灾重创。朱明记得,2017年洪水穿洲长达一周,部分地段污泥淤积超过1米,湘江集团发动干部职工1000多人帮忙清淤,一个多月后才重新开园。
  与2017年相比,今年主汛期湘江最高水位低了2米多,但巴溪洲依然遭遇洪水穿洲。
  6月27日凌晨4时52分,37.14米,湘江长沙段洪峰过境,超警戒水位1.14米。当天,记者特意赶往巴溪洲大桥桥头,通过无人机影像,可以看到岛上大部分地方已淹没在浑黄的洪水中。
  前一天,岛上工作人员把电脑等办公设备搬至二楼,并将50多辆观光车转运到桥头停车场后,全部撤离。记者看到,10多名管理人员撤离不撤岗,分成两班日夜值守在桥头,以防有游客或市民冒险上岛。
  7月16日,湘江长沙段水位已降至32.7米。“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清淤和设备修复工作,预计7月底可以重新开园。”朱明说。
  在洪水长时间的浸泡下,一些开花植物未能经受住考验,让巴溪洲的赏花季少了不少色彩。更难的是,栈道、电力等基础设施因泡水毁损严重。因全面恢复投入较大,且难以避免再次被淹的情况,目前儿童游乐场已拆除,芦苇丛中部分木栈道停止使用,用电方面也仅支持监控设备等基本运营需求,路灯照明无法保障。
  “巴溪洲每天开放时间短了点,晚上想来散散步,可惜下午5点半就闭园了。”家住附近梦想·左岸滨江的张先生表示,希望巴溪洲能像橘子洲一样早上7时开园,晚上10时闭园。此外,他认为巴溪洲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缺少餐饮等烟火气。
  对此,运营方表示,巴溪洲环洲亲水岸线均未设置护栏,加之晚上无路灯,晚上不开园是出于安全考量。至于餐饮,也是考虑到洲上森林覆盖率超过90%,为防范火灾未设置厨房,景区50多名工作人员及小狐狸营地10多名工作人员用餐均需外送。
  “作为市民心中的生态绿洲,巴溪洲是徒步、露营、观鸟的好去处。”湖南风景园林专家黄泽斌曾作为顾问参与巴溪洲水上公园建设,如今每年都会抽空去巴溪洲看看。与此同时,他认为,巴溪洲因多方面原因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例如:游客量偏少,这跟岛上互动设施少有关;岛上售卖、遮蔽等便民设施不足;洲北区域林木郁闭度太高,杂草太多,昔日通透的林下空间难以进人。
  黄泽斌表示,维护提升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但财政拨付的维护资金有限,建议引入更丰富的文旅业态,进一步激活巴溪洲的魅力,使之能够达到运转平衡。
  事实上,这也是湘江集团正在努力的方向。
  巴溪洲作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一处生态保留地,致力于实现“游览观光+健康养生+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推行专业化、精细化维护,创造现代城市精品公园管理的新模式。同时,二期文旅业态合作也在规划洽谈中,后续将继续研究市民的户外休闲运动需求,充分利用洲岛型景观资源,择机打造不同主题的户外休闲运动场景,构建“运动+”的综合型休闲市民公园。
  湘江集团湘江通航公司市场经营部业务经理王天晟介绍,拟依托巴溪洲原生态风貌,以轻改造、重保护、轻商业、重科技的原则,为游客提供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滑翔伞等飞行体验项目,同时开展亲子航空科普研学,不定期举行大型航空运动赛事及节会,将巴溪洲打造成具有低空旅游观光、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等功能的低空经济标杆项目所在地。
图片
  “巴溪洲是大王山片区‘两洲、三山、四水’生态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岛上保留了原有的水域风光特色,经过精心打造,现已成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运动的绝佳去处。未来,我们将持续做好 ‘生态+文旅’结合文章,打造集时尚娱乐、品质人文、健康运动于一体的产品,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加充分地彰显片区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魅力。”湘江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走读团说
  湖南农业大学生科院副教授周晓明:
  我是研究生物科学的,特别关注生物多样性,也多次来过巴溪洲。巴溪洲森林覆盖率高,有上百种植物,鸟类也多,适合孩子们边游边学,可以打造成一个原生态的湘江洲岛湿地科普园区,比如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可以考虑挂牌简介,为孩子们甚至成人进行自然科普。此外,我认为巴溪洲西面的内河道,水流相对平缓,且不用承担通航功能,可以开展皮划艇等水上项目,通过亲水运动提高母亲河保护意识。
  深圳特区建工能建集团设计管理孙夏阳:
  前几年在湖南师大读书时,我常去巴溪洲逛,一方面是放松休闲,另一方面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想尽可能多去实地探访,沉浸式体验园林景观设计之美。故地重游,在这里确实能够感受到“低干预”的设计理念,尽得浑然天成的野趣,穿行其中,犹如品味一支一唱三叹的昆曲,时而郁郁葱葱、杉林蔽日,下一秒又得江天开阔、烟波浩渺,这一刻,让人在尘世喧嚣中轻松觅回内心的安宁。
洲岛画像
  巴溪洲南北长3450米,东西平均宽约300米,最宽处400多米,最窄处仅100多米,环岛岸线长约7000米。2014年建成生态旅游景区,当年10月1日正式开园。
  生态科普
  巴溪洲目前绿化率高达90%以上,生长着120余种植物,包括水杉、池杉、银杏、枫杨、楝树、芦苇等。岛上鸟类品种繁多,亦有蛇虫出没。
游玩攻略
  自驾导航“巴溪洲”即可,从巴溪洲景观大桥可进岛,岛上停车收费10元,不收门票。岛上有免费露营场地,但不可烧烤,也不允许垂钓。每日8∶30开园,下午5∶30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