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影视“双引擎”共绘双城“影视蓝图”

“过去我们认为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是分离的,优质影视的制作完全可以交给后期团队实现,虚拟制作技术改变了这种传统认知。”今年6月底,成都影视城管委会校地企部门负责人王敔骒受邀参加在永川举办的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在一场以“虚拟制作与电影工业升级”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中得到新启示。
图片
成都影视城核心区
成渝互动 共商助力影视产业发展
在成渝两地虚构幻想场景、大型战争场面拍摄中,棚内造景拍摄加上电脑技术合成,就成了主流拍摄手法。与会专家认为,虚拟制作将“后期前置”,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置景成本,也能为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数字资产积累,由其带来的虚拟拍摄、虚拟制作、算法制片管理等新的电影生产方式,推动了电影技术和艺术的深刻变革,正在逐渐成为电影工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图片
成都影视城亚洲单体最大摄影棚“视界一号”内景
四川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已有“1+16”摄影棚群落、亚洲最大单体摄影棚“视界一号”、52个演播厅、2000多台高清和超高清摄像设备、4000多套后期制作设备。重庆永川科技片场,有摄影棚5个,棚拍面积3万平方米,包含1个3000平米LED科技棚,配套虚拟制片、动捕、全景声、数字资产、视效、渲染等生产环境。
图片
永川科技影视虚拟拍摄现场
成渝在影视产业领域交流互动频繁,除重庆科技电影周之外,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成都郫都区影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都会到重庆参加交流,主办方在活动中往往会专题设置成渝地区影视发展主题分享活动。
成渝携手 共谋超高清产业互利共赢
今年6月5日,重庆市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广州超高清视频产业促进会,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领域十余家企业继去年之后,再次到郫都区的成都影视硅谷国家级超高清基地深入访问调研,并围绕成都市、重庆市、广州市三地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沟通。
图片
"成-渝-穗"超高清产业领域代表到访成都影视城
四川传媒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负责人龚强认为,成渝穗在超高清产业发展领域各有优势,成都影视城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依托四川传媒学院3万影视师生人才,吸引头部企业聚集郫都,汇聚影视资源,在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聚焦超高清视频技术,按照“园校合一、产教融合”发展思路,强化“共享性”教育教学设施,形成了园校合一、共生共赢、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龚强分析说,重庆在科技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人才聚集度高,广东超高清设备制造优势突出。整合三地超高清产业各自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推动超高清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发展,促使不同区域在超高清产业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三地的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实现互利共赢。
成渝结对 共建影视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成都郫都区和重庆江津区结对合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9月,成都影视城与重庆影视城签署“巴蜀电影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成渝影视“双引擎”。在第二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启动发布会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成都市郫都区共同签订了“重庆影视城·成都影视城”影视服务双城联盟行动计划。双方将搭建线上线下展示窗口,通过利用各自的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成渝双引擎展示区域。
图片
重庆影视城 图/视觉中国
近日,成渝两地的影视服务平台“拍在成都”和“光影重庆”相继上线。“拍在成都”一站式服务平台已于6月30日正式上线,平台聚焦影视工业化流程,设置了政府资源、生活服务、场景服务、人员服务、服装道具、器材材料、后期服务、商务赞助、宣发服务、商家入驻10大功能。“光影重庆”数字应用平台汇聚了全市拍摄资源,影视剧组可以实现云端VR堪景、在线影视协拍、影视基地预约、群演招募等便捷服务。影视企业可一键办理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备案立项,影视剧审查等事项。
成都影视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两地影视城要在国内众多影视基地中拥有市场优势,就必须拥有完善的影视配套服务,成都和重庆两地影视一站式服务平台都将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打造双城影视产业配套。两地将建立成渝互通一站式服务机制,实现成渝双方影视剧组无缝服务,助力成渝影视产业发展。
成渝互补 共推影视佳作完善两地影视产业链
为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发挥两地影视文创产业优势,助推党建引领产业功能区错位协同、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成都影视城与重庆影视城(江津区白沙镇)在2023年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影视文创产业党建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两地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共推双向交流活动,加强产业规划衔接、产业链互补、重点领域协同,开展全方位、错层式、宽领域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有效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化、一体化发展。
图片
成都影视城《八角笼中》开机现场
近年来,成渝两地影视作品佳作频出,逐渐在全国形成具有明显辨识度的“渝字号”“成都造”影视代表作。
成都影视城摄制《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的父亲焦裕禄》《公诉》《故乡别来无恙》等影视作品上百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今年8月将在成都举办,在成都影视城开机拍摄的电影《八角笼中》获最佳导演提名奖,四川传媒学院学生张祎瞳曾出演女主角。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沙漏》正在热映。
刚刚结束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男演员黄晓明因其在《阳光俱乐部》中突破自我的表演,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该影片由成都影视城企业四川好奇易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出品方,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公司参与投资拍摄的院线电影。从《疯狂的石头》到《少年的你》,从《火锅英雄》到《回来的女儿》,在重庆取景的影视作品,也助推了重庆加冕“8D城市”“网红城市”等称号,重庆被称为“天然摄影棚”。
导演姚宇的一部影片曾在川渝两地制作,投资方来自成都,拍摄地在江津白沙镇,剧组人员除了他自己,其余人员都来自川渝两地。成渝影视“双引擎”逐渐形成影视投资、拍摄、制作、宣发产业链。
在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活动分享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刘藩说:“中国电影的影视中心,除了北京和长三角之外,川渝地区可以竞争第三中心。”近年来众多影视公司喜欢到重庆和成都,在服务和政策之外,也看中川渝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川渝两地影视产业在定位上,既要错位互补,也要与全国其他地方形成差异,才能在中国众多影视基地中具有竞争力。
成渝协作 共出政策支持影视基地高质量发展
作为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发展格局中的“一核”所在地,成都影视城将立足“西部数字影都、中国视听创城”目标,充分发挥“文化+科技+人才”核心优势,聚焦数字影视、网络视听、文旅文创等细分赛道,大力推进影视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影视文创高地。目前,成都影视城正聘请顶级团队参与规划,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新规划在产业上将突出“融合化、圈链式”特征,构建数字影视与高新视频、网络视听、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格局;在空间上将突出“组团化、圈层式”特征,积极构建极核引领区与协同发展区联动发展格局。
多点开花的“重庆市影视基地”包括永川科技片场、江津白沙影视基地、重庆两江影视动漫文创园等6处,各具比较优势。江津已建成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规划体验馆、虚拟数字体验棚、电影周展厅、民国风情外景地,落地影人视界电影研学基地、辉扬融创8090道具库、宝荣宝衣道具库、电广影业公安题材实景棚、重庆车道影视道具库等。
图片
成都影视城微短剧拍摄基地
周星驰出品的首部微短剧《金猪玉叶》曾在成都拍摄,作为影视产业的新业态,一大批微短剧也在成都影视城密集拍摄。目前,成都影视城已引进豆芽星球、德坤影业等短剧制片企业14家,拍摄制作多部短剧和微短剧。郫都区出台《成都市郫都区促进影视文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聚焦支持产业(项目)聚集、支持产业载体建设、鼓励影视作品转化等六大方面,制定23条扶持奖励措施办法。重庆计划到2027年,储备500个以上优秀网络影视剧项目,推出50部以上“渝字号”爆款网络影视剧,提升“拍网剧,去重庆”品牌效应。
成渝影视“双引擎”区域协作之下也有竞争,毕竟,成都和重庆携手共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影视蓝图”,要成为中国影视产业中独具一格的选择,都需要在政府扶持之外,在各个影视基地形成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运作,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影视生态。
文/程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