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陈嘉庚登麓山观橘洲,临别获赠湘绣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本周,“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 共圆复兴梦”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的第十四站来到长沙,采访团在橘子洲头、岳麓山等处,追寻嘉庚先生在长沙的足迹。
记者了解到,由厦门日报社、集美区委宣传部和集美校友总会主办,厦门晚报承办的“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 共圆复兴梦”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自启动以来,从厦门集美出发已一月有余,先后走过了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重庆、四川、甘肃、陕西、湖南等地,通过寻访各地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见证陈嘉庚当年的愿景成真,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成就。
每到一地,采访团都努力寻找嘉庚当年的足迹,讲述他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故事,宣传“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在陈嘉庚诞辰150周年之际,通过寻访嘉庚足迹,挖掘更加丰富的嘉庚故事,将进一步助推嘉庚精神的弘扬以及嘉庚教育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与采访团一路同行的集美人文学者吴吉堂表示。
在长沙,84年前,嘉庚先生曾经登上岳麓山,在半山见到“全市几无屋瓦,只见墙壁而已”“惟商人多草草搭盖营业,亦颇热闹”;许多年后的今天,长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高楼林立,一片繁华。蓝天白云,碧水荡漾,橘子洲、岳麓书院等景点人流不息,厦门晚报“重走嘉庚路”采访团记者陈满意不由感叹:“长沙这座现代化大都市正在不断崛起。”
图片
7月17日,在厦门晚报直播间,采访团讲述了陈嘉庚慰劳之行在长沙的故事。遥想当年,主张“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嘉庚先生,在见到岳麓书院的那一刻,想必也是感慨万千。
一路上陈嘉庚对湖南印象颇佳
84年前的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远在南洋的陈嘉庚先生,心忧国家前途,呼吁团结抗战,号召组建南侨回国慰劳团。1940年3月,陈嘉庚回国不久后与南侨慰劳团分多路在全国进行慰劳,足迹遍布15个省份,先后乘坐了17种交通工具,行程5万多公里。在访问延安之后,嘉庚先生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重温嘉庚先生《南侨回忆录》,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浓厚的家国情怀,闪耀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光芒,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结束对广西的慰劳后,陈嘉庚一行由桂林乘火车至衡阳,稍作停留,赶往长沙。本来从衡阳乘火车可直达长沙,但抗战后已不可行。于是他们坐火车到渌口后转乘小火船顺流而下。
一路上陈嘉庚对湖南印象颇佳,他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观沿江景况,足知湖南有此湘水,胜过福建闽江不少。闽江两边多高山,江底多石块,不但无湘江之阔,亦无湘江之深长。闻沿江尚有许多矿产未曾开采。”
1940年8月31日中午,陈嘉庚一行4人乘船抵达长沙,各界代表百余人在江边迎接。第二天,社会各界开欢迎会,到会者千余人,陈嘉庚“报告代表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之意,及南侨义捐、抵制、外汇等事”。最后他还特意提到,“长沙烧毁之处甚大,此后重建宜注意卫生。”
其时“文夕大火”过去不到两年,这把火虽然使长沙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财富顷刻间化为乌有,但勤劳勇敢的长沙人民并没有被灾难吓倒,他们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陈嘉庚见到的长沙“市内现颇繁荣,商店多系砖墙层楼,自烧后未有正式新建,恐敌机来炸,各商店多从半墙壁上盖瓦,可御雨而已。”条件虽然艰苦,但在他看来,湖南地土肥沃,出产及矿物颇多,水陆交通称便,“虽在抗战要区,而民众生活安定,免受困乏之患。”
当年底,陈嘉庚在永安广播电台向海内外报告考察经过时,再一次提到了长沙,在他眼里,“至长沙,见全市烧毁殊甚,惟商人多草草搭盖营业,亦颇热闹。”同时,他再一次提到,湖南田地肥美,矿产亦多,人民殷实。
陈嘉庚曾登橘子洲攀岳麓山
陈嘉庚在长沙曾登岛橘子洲,攀爬岳麓山。对橘子洲,他的印象是,“湘江下游至长沙近处,在江中有一浮屿曰舟山,阔约三百余步,长三数里。上屿游览无何风景可言。”
80多年前“无何风景可言”的橘子洲,如今已经免费向群众开放,这里既传承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新添了各种现代文化元素。精致的古建筑和简约的现代景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早已成为长沙的城市名片。
“舟山右畔为长沙市区,左畔有山冈颇大,称为胜景。”陈嘉庚登上岳麓山,他在《南侨回忆录》中说:“登至半山,长沙全市皆在目前,由是乃知前年焦土之剧烈,诚出余意料之外……山中有名人先烈坟墓,如黄兴、蔡松坡、谭延闿等在焉。”对于岳麓书院,他这样描述:“山下有数座厦屋,为有名书院,湖南先时名儒多由该院出身。”
在长沙,陈嘉庚还接受了《仰光日报》关于团结抗战问题的提问。陈嘉庚说,不单国内同胞关心,他和南洋同胞同样也很关心。南洋三百年前原是荆棘蔓生的荒野,经过华侨世世代代的艰苦开发才日益繁荣,华侨对侨居地做出了贡献,但与祖国却十分隔膜,所以投资祖国的很少,“祖国的政治上了轨道,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确实的保障,华侨向祖国大量投资必定会成为事实。”
1940年9月3日,陈嘉庚一行离开长沙前往广东韶关。在《南侨回忆录》里陈嘉庚提到,离开长沙之前,某社团送来四幅名绣,“岳武穆书武侯《前出师表》”,并绣有他的名字,他表示:“闻湖南绣工冠全国,敬当接受。”
图片
15年后,陈嘉庚与长沙在1955年再续前缘。这一年陈嘉庚开始了祖国万里行,他先后赴东北、华北、西北、中南16个省市自治区参观考察,行程二万五千里,长达5个多月。一路上陈嘉庚考察认真仔细,不断给毛泽东、周恩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写信报告见闻,并提出15项重大提案建议。此次重游长沙,考察之余,陈嘉庚在长沙公园巧遇了一群幼儿园孩子,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孩子们笑靥如花的模样,写满美好。
考察访问了全国多地后,陈嘉庚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是我所经历的最引人入胜的旅行之一。”倍感欣慰之余他还写下《伟大祖国的伟大建设》长文,文中说:“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幸福,社会主义是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的。”
如今,这盛世已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