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赟:瓦片温热

夏日入夜,瓦片温热,不同时代的上海印象,在这一刻融为一体。
图片
瓦片温热,黄浦江船坞 金宇澄 绘
上海的老建筑里,无论是花园洋房、新式里弄还是石库门旧里,顶楼皆有老虎天窗,形制各异、气象万千,推窗出去眼前便是一屋顶的瓦片。夏日的傍晚,跨出窗槛,上下攀爬的时候,双手抓住的,是一块块温热的瓦片,也是一片片旧时的记忆。
那些在三层阁楼的老虎窗前看书写字的日子是让人记忆深刻的。白天树枝随风簌簌,仿佛整片天空都跟随着舞动的枝条摆动起来;夜晚月影华光洒下,瓦片泛亮,云彩在深得发黑的叶片之间穿梭来往。彼时的天空,少有摩天大楼,老虎窗虽小,却通向了想象中的世界万象、宇宙苍穹。躺在床上,满眼的斗转星移都在这个小小的方格子里轮番上演。
钻出老虎窗,反倒是一个隐秘的世界,看似完全在天光底下,毫无遮掩,但因为四周都是高度相近的房屋,房顶上的情形并不容易被其他人看到。夏日里更是如此,弄堂里植物繁茂,枝叶浓密,因此这方寸之地成了独处空间,屋顶世界的一切,如同瓦片的温度,鲜有人知,瓦片的温度又如丢不掉的记忆盒子,虽说也会沉寂冰凉,但只要经过太阳的一通照耀,很快便恢复了温热。
屋顶下的阁楼明亮宽敞,尖顶最高处超过两米,放置一张大床、一套桌椅、一个橱柜,还能余出不少空间。阁楼下是蜡地钢窗的正三楼,壁炉虽已封砌,但仍在原位。推开阳台窗门,对面是延庆路上一条弄堂的后院,院中大树参天,庇荫了前后三幢房宅,二楼是电影明星高博的居所,弄堂口的牛肉煎包滋味正宗。在这片区域还没有被“网红化”的过去,这里整日宁静,少有喧嚣。
图片
延庆路 李铭珅 摄
属于温热瓦片的记忆在这里交织,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他人的。出了弄堂,右转就是三角花园,里头是田汉雕像。沪警会堂对过,是原来的94路终点站,到长风公园必坐的公交车,很多80后的童年回忆。东湖路、新乐路两条小马路在这里交汇,名噪一时的白斩鸡品牌,第一爿店就开在这里。美术出版社,是许多小人书的诞生地,亦是多年前白胡子老爷爷丰子恺进进出出的地方。左转是华亭路,曾经的上海潮流尖峰,人气退去后,显露出来的洋房别墅、寂静弄堂,是近代上海城市风骨的精华沉淀。
附近的房子,大多有老虎天窗,想必也有很多人在不同的时候爬上过老虎天窗,感受过瓦片温热。每个在房顶上坐过人的,记忆都刻画在瓦片上,被阳光炙烤、被风雨洗刷,时日一长,瓦片上写满了属于城市的故事,就像瓦片发出的声音,时而清脆、时而低回,时而匆匆、时而悠悠。
图片
最后一次爬老虎窗也是好些年前了,用望远镜看天上的星星,夏日入夜,瓦片温热。四周是灯光璀璨,把这片低矮的旧建筑包裹隐藏了起来,不同时代的上海印象,在这一刻融为一体。记忆会定格在过去,也会重现在当下,即便今天再上三层阁楼推开老虎天窗,所见的景象仍旧和过去没有半分区别。屋顶上的那一扇扇窗,如同相机的取景框,把时间凝固了起来。窗外依旧风声轻盈,慢慢将时间拂去,瓦片的温热和冰凉交替着,数十年光阴似乎没有带来一丝的改变,只有屋顶天沟里留下的厚厚落叶,一片片叠加出光阴的年轮。(贾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