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入选《中华读书报》7月月度好书等多个好书榜单

《中华读书报》今日发布7月月度好书榜单,聂茂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入选。
王船山,即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思想家、学者、诗人、词人,“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被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的王夫之。父亲为其取名“夫之”,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他也确如父所愿,用毕生的追求、抵抗、挣扎和执念,成就了湖湘文明和中华灿烂文化史上令人仰望的巍巍“船山”。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由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茂先生撰写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聚焦王船山的生平,塑造了以王船山为代表的衡州学子群像,并将南明这段复杂的历史异常巧妙地揉入其中,充分展示了王船山历九死而未悔的艰难人生。
图片
《王船山》一经出版便受到许多业内媒体的关注和众多读者的好评,此前曾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二季度影响力书单文学类榜单以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热荐书单
该书获《曾国藩》等晚清三部曲作者,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得主唐浩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得主陈思和;《国画》《大清相国》作者,全国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鲁迅文学奖得主王跃文;《军歌嘹亮》《乔家大院》编剧,《远去的白马》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朱秀海四大文学名家联袂推荐。
图片
让我们跟随《王船山》那诗意幽深的文字与扣人心弦的故事,走近这位被世人称之为“东方黑格尔”的执念者——王夫之,去阅读他传奇的人生以及他走过的悠悠历史。
游学岳麓学院(节选)
日落西山,岳麓书院被苍翠的树木彻底覆盖,气势恢宏,古朴幽邃。一棵古槐挡在门前,巨大的树桠像一只只手伸向书院的头顶。时值仲夏,微风吹拂,树叶发出喇丝丝的响声,空气清爽,大地干净。透过厚厚的树叶,能够看到一线青灰色的天空。书院四周,香烟袅袅,翠竹幽幽,蝉声唧唧。这正是:
紫盖千盘山转幽,还分岳色绕潭州。
朱张院启松阴静,屈贾台连岸月秋。
王夫之听父亲讲过岳麓书院的壮观,此刻身临其境,感受又是大不相同。岳麓书院头门悬有一副深赫色长联,左联是:“俯仰天地纳于岳麓放眼深山龙虎气”;右联是:“褒贬春秋藏之学府胸怀义路圣贤心”。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境界,何等的气派!王夫之等人看了,都非常震惊,感动莫名。这样的处所,不愧是历代众多学子梦魂缠绕的朝圣之地啊!
“杯壑有余彩,昔贤此藏修。我来实仰止,匪伊事盘游。”王夫之兴奋道:“这是阳明先生当年问道岳麓之心得,而今我辈步其后尘,能无感慨乎?”
王船山在岳麓书院得吴道行山长教诲,吴道行对王夫之毫不藏私,不仅将终生所学倾心传授,更以经世致用教导王夫之,令其沐浴在历代圣贤的思想之光中。王夫之十分珍惜这次游学,不仅集中时间精力重读和细读经史子集、孔孟程朱,而且全心钻研老庄学说、道家经典,以及史书、注疏、山川地理和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之书籍,不囿己见,海纳百川,努力将各种学说杂糅融会,贯通一起,并不时与师长和同窗讨论,让自己的心灵遨游于天地之间,思想穿梭于儒释道之中,视野变得闳阔,境界得到提升。
图片
一次讲学后,所有的弟子都离开了,唯独王夫之坐着不走。吴道行问:“有事乎?”王夫之遂向吴道行请教道:“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此乃治学之宗乎?”
吴道行眉一扬,思索片刻,并未直接作答,而是指着讲堂两边悬着的一副对联,朗声念道:“家国天下书院门外朗月清风悠然会,古今人间杏坛台前衡云湘水定有归。”念毕,反问王夫之:“你对此联有何评说?”见王夫之沉思不语,遂开悟道:“历代学问大家,治学之宗,每每强调要‘博三教九流,贯诸子百家’。然老朽之求,乃张平子《东京赋》所言:‘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走虽不敏,庶斯达矣。’”
“先生尊理学,贵儒典,重经世,此乃书院之精魂,亦为后人之师表。”王夫之坦言:“然夫之习学,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义理可以日新,而训诂必依古说也。”王夫之见吴道行在倾听,联想郡学与科举之弊,遂反思朱子所言“今日学校科举之教,其害将有不可胜言者”。王夫之记得上次在石鼓书院与二位哥哥、唐氏兄弟、夏汝弼谈及朱子所言,认为振聋发聩,声犹未远,但到岳麓书院后,他的看法似有所变,便请教吴道行对于学校和书院办学之看法。
图片
吴道行并未直接作答,而是换个话题道:“阳明先生在此讲学时,说道: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见王夫之有些困惑,接着道:“当时有弟子无法理解‘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之句,该弟子以‘南山之花自开自落与我心何系’发问,阳明先生何以答之,夫之知否?”
“家父曾多次告诫在下,阳明先生学问精深,意旨闳阔,一字一句,微言大义。至于阳明先生与弟子对答,乃学界佳话。”王夫之点头道:“阳明先生当年为弟子开释:‘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阳明先生将心理堂奥开示光下,令人豁然开朗。”接着,王夫之回到朱子所言,谈及治学之功与报国之途等个人所见,直抒胸臆:“故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故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最后,王夫之抱拳道:“学生末学肤受,凭初生牛犊之胆,知无不言,其中浅陋错谬,十有八九,盼先生厉之以刺。”
图片
吴道行听后大为震惊,他没料到年纪轻轻的王夫之竟有如此独特而深刻的见地,不禁连连感叹:“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也。”吴道行看着王夫之,意味深长道:“当年武夷先生与憨山大师在南岳论道,老朽就在其间。今日听夫之此番言谈,犹现武夷先生当年风采矣。”
王夫之在岳麓书院待的时间不长,大约四个月,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一次,王夫之读史时,听松声阵阵,见天碧如海,不由想起同在岳麓书院求学的同窗好友刘杜三、旷南卿、陈耳臣、管时求、邹统鲁和唐克峻等人,特别是想到夏汝弼,心中一热,立即写下《夏日读史曳塗居闻松声怀夏叔直先生》一诗以示纪念,诗中云:“涟漪碧浪摇云气,环佩天风动月魂。自彻冰壶消暑色,不劳河朔倒芳樽。”及至晚年,王夫之写《传家十四戒》时,也想起岳麓书院往事,告诫子孙“勿荒芜学业”,牢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督促他们“耕读传家、敦品励学”,精研于学问,致用于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