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2:青春期的情绪和解之旅

全文2113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头脑特工队2》走进大荧幕,女主角莱莉步入青春期,面临更多复杂情绪挑战。

02电影中新增四种情绪:焦焦(焦虑)、慕慕(嫉妒)、尬尬(尴尬)、丧丧(倦怠),与乐乐等原有情绪共同管理莱莉的情感反应。

03乐乐在冒险旅程中,帮助莱莉恢复情感平衡,学会面对和处理悲伤。

04然而,莱莉在情绪操控下表现出不自然的行为,让观众感受到情绪成为身体主人的违和感。

05最终,莱莉在乐乐和伙伴的努力下,成功拯救失控陷入焦虑风暴的自己,学会平衡多种情绪。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2015年,皮克斯工作室带着《头脑特工队》以及五位初代主角乐乐、忧忧、怒怒、厌厌和怕怕走入动画电影市场。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可爱的角色形象以及成长主题,《头脑特工队》获得了观众芳心,66万人在豆瓣打出8.8高分,并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时隔九年,《头脑特工队2》走进大荧幕,女主角莱莉也步入青春期,相比第一部的五种基础情绪,更加复杂的四种新情绪焦焦(焦虑)、慕慕(嫉妒)、尬尬(尴尬)、丧丧(倦怠)开始争夺大脑控制权。
图片
正如电影所反映的,每个人的长大总会伴随着越来越多“负面情绪”的加入,但学会与每一种情绪和解,才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青春期的全新情绪伙伴
在《头脑特工队》中,11岁女孩莱莉出生后一直生活成长于明尼苏达州,乐乐则是莱莉内心的核心情感,努力保持莱莉的乐观和快乐,其他四位情绪角色与乐乐共同管理着莱莉的情感反应和记忆存储。
然而,举家搬迁到旧金山后,新的环境和挑战让莱莉开始感到不安。乐乐和忧忧在莱莉的脑海里展开了一场冒险之旅,通过遇到的各种各样概念和记忆,包括抽象思维、想象力、梦境和遗忘深渊,帮助莱莉恢复情感平衡。最终,莱莉逐渐适应了新环境,重新找回快乐,同时也学会了面对和处理悲伤。
图片
乐乐是第一部当之无愧的主角,可来到第二部,步入青春期的莱莉,大脑总部,正经历着一场“大拆迁”,原有的情绪小伙伴发现他们之间的合作不再像以前那样顺畅,越来越难以快乐似乎成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危机”。就在这时,焦焦等一伙“新情绪”乘机将乐乐一行人从大脑总部“踢”了出来。为了重新掌握控制权,乐乐和伙伴被迫踏上了一次冒险之旅。这次旅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遗忘深渊、梦境工厂、抽象思维区等熟悉的地点,还要探索全新的领域,如自我认同岛和身份危机海湾。
焦焦的出现采用动画电影的一贯设定——“反面人物一意孤行”,当它开始占据莱莉内心主导地位时,莱莉在面对新环境和人际关系时,开始变得过度担忧,甚至影响到她在学校、家庭以及冰球队训练的表现。
不过,在乐乐他们的努力下,不仅成功拯救因失控陷入焦虑风暴的莱莉,还意识到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便是焦虑,也能帮助莱莉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青春期挑战。
从失控到和解的“焦焦”
如果将焦虑拟人化,应该是什么模样?整体呈现橙色,一束火焰般且凌乱的头发象征着焦躁;大且圆的眼睛十分突出,一切焦虑情绪都能通过眼睛表现;嘴巴位于眼睛下方,扁而长,配上一排稀疏的牙齿,与其他角色相比并不算可爱。这就是《头脑特工队2》中焦虑的形象。
其实,焦焦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让莱莉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还不够好”的声音一直回荡在莱莉脑海中,让她在冰球训练时加倍努力,比如一早就来到球场练习、独自加练等,这也切实让莱莉在冰球队中得到教练和队员们的关注。
图片
不过,焦焦的“操控”越来越失控,从最初的只是想让莱莉变得更好,失控到要让莱莉抛弃过去,走向极端。染发、与好友决裂、迎合新朋友嘲讽自己最喜欢的乐队,甚至为了顺利晋级,偷溜进教练办公室偷看记录本。负面行为的不断升级,让莱莉在最终的比赛中“变本加厉”,没有团队配合、抢队友的球、撞伤好朋友……此时的莱莉已经被胜利的欲望冲昏了头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另一边,焦焦发现情况失控后,开始疯狂操控控制台,试图让莱莉情绪回归稳定,但带来了一股橙色风暴,让自己也深陷其中。好在乐乐及时赶到,并将信念树从最初的“我很棒”变为各种正负面平衡信念,莱莉才平复情绪。
像莱莉这样的行为风暴,很多人会感同身受。每当想做一件事的时候,自己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许多声音,仿佛有许多小人在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些“小人”每一个都代表着人的一种情绪。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恐惧和惊讶六种情绪为人类的基础情绪。
近几年,“内卷”似乎成为人们对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统一”评价,与之对应的“摆烂”“躺平”等词也在网络上盛行,焦虑感在如今被凸显出来。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讲述了人们对待焦虑的方式:一是把焦虑合理化,二是否认焦虑,三是麻痹自己,四是回避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和情境。但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要与内心的“焦焦”达成和解。
情绪成了身体的主人
卡皮巴拉(水豚)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动物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十分稳定的情绪,甚至情绪稳定已经成为现代人择偶中的加分项之一。
但反观《头脑特工队2》中莱莉的表现,会让人感到哪个小人操控控制台,哪种情绪就可以操控莱莉本人,有一种“情绪做了主人”的违和感。
第一部中,五位情绪主角向观众展现的是当情况出现后,对应情绪才开始掌握控制台。乐乐和忧忧更是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冒险之旅,头脑思维在其中也变化为各种奇思妙想,比如幻想乐园、思维列车、抽象区域等。莱莉在现实中的反应,也会对脑海中的情感世界造成巨大影响,列车轨道断裂、掉进记忆深渊等,都成为乐乐和忧忧冒险中的主要困难。
第二部中,莱莉一觉醒来后仿佛身体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情绪,最明显的就是莱莉在见到高中冰球队学姐时,一会开心一会尴尬脸红、一会表现羡慕一会又开始嘲讽自己,尽管导演想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样子,但莱莉这千变万化的情绪展现,让观众看起来很不自然,曾经如此要好的友情,也在情绪操控下说变就变。
其次就是信念树,在第一部中“我很棒”一直是莱莉心中的信念树,也可以说是正面的鼓励情绪,而焦焦到来后,将负面记忆放入水中形成信念树后,莱莉立刻像变了一个人,自卑、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没有任何征兆,瞬间涌上心头,莱莉仿佛成为情绪的提线木偶。
到了影片最后,为了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信念树不再是单一的“我很棒”或“我不够好”,而是变成不断变化的多种情绪,但依旧没能展现出莱莉如何平衡多种情绪,仅凭一句“你无法决定莱莉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平衡如此多的情绪,多少难以让观众接受。